黎玉明
摘 要:兒童繪本是一類新讀物。在繪本編排中,大多是圖文并茂、甚至有用圖片主導文字輔助講解的。這類之所以讀物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學習,是因為它對低年級學生來講:①不要求有大量的識字量②不需要本人有過多的思考,其蘊含深意一般比較淺顯③有一定的思想教育和指引作用。而本文的重點就在于對繪本閱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運用策略的探索。
關鍵詞:繪本閱讀 ?小學 ?低年級語文 ?教學運用
隨著教育改革,新課堂里涌現了更多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輔助工具。課堂對老師和學生都變得豐富,知識的傳遞也變得更加靈活。兒童繪本也是逐漸被引進新課堂,從而走進同學們的學習生活。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越來越被重視,重視語文教學更是應從娃娃抓起。國家在加強語文教學的道路上也引進許多新理念。兒童繪本的使用,就是新教學設計的大膽嘗試。作為讀物,它將圖片與文字融匯,讓知識變得生動起來。不僅讓學生掌握知識,還培養出學生閱讀學習的熱情,對之后的教學起很大作用。
一、繪本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知識儲備有限,頭腦思考能力也比較弱。當我們在他們面前放上一篇又長又全是文字的讀物,他可能根本看不懂內容,也沒有興趣去閱讀。通篇的文字本身就讓人感到厭煩,更何況是小學生。不識字的他們還會感到厭煩。而繪本閱讀就可以完美避開這些問題,通過圖文信息學生可以更形象地去感受繪本所要傳達的道理。繪本大多是有情節性的,是可以幫助孩子鍛煉邏輯思維能力。與學生認知結構相同水平的,與孩子的思維相符。例如,老師在講解抽象形知識可借用繪本來展現,學生通過視覺上的觀看,將會對知識有更好的理解。且同時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是不同的。兒童閱讀時往往有強烈的代入,繪本可從學生自身的知識水平,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情景,加上文字的輔助,讓學生充分的理解,以此來鞏固自己的語文素養。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未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語文教學中,大多都是老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直接輸入,很多時候,老師直接進行朗讀、意義的講解、重難點的規劃。而學生的任務就是將黑板上老師總結的進行抄寫、死記硬背。在這種教育手段下,學生并沒有成為參與者,他只是扮演了被動接受者。因此,學生掌握的知識很難做到深刻理解,因為這并沒有經學生的頭腦思考。不僅不利于知識的掌握還影響著學生思維的發展,和邏輯理解的健全。教學需要有新型的師生關系,老師應起到引導的作用,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應是對話式交流合作互相成長。除此以外,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在低年級階段,老師更應多多上心。此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弱,需要老師耐心地引導,設計更多有趣的教學方案。
2.2未充分利用好教學資源
好的教學需要有更好的教學資源。教師作為引導人,應充分的使用手頭的教學資源,把教學設計和方案優化到最佳,從而激發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熱情。目前,有一個巨大的挑戰在考驗著教師。能否抓住教學資源,讓其在自己的課堂上獻出一份力量。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老師應注重多多利用一些淺顯的生活例子、多形式的教學貫穿課堂。利用現有的資源去讓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念頭。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這節課上,我們可以借助學校的多媒體設備,提前為同學們下載播放一個動畫片段,或是下載繪本播放給學生觀看。讓他們對這篇文章產生好奇心,激發他們對故事情節走向的遐想。而在《山城的霧》一課中,可在講解片段時詢問學生,和父母出去游玩時有沒有經歷類似情形,如果有可以請他分享給大家。教學不應是一昧不變的,他是需要有一定生活在里面的。枯燥無味的研讀課本是無法收獲好的教學成果的,教師應靈活的規劃教學,在里面加入更多利于學生理解的因素。
三、繪本閱讀的有效運用措施
3.1精心備課,合理選擇繪本。
擁有直觀展現和一定的趣味是繪本的主要特色。繪本學習可以讓孩子產生樂趣和更多的想象力。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老師應給孩子營造一個情景閱讀,使教學更加有效。這就要求老師在設計教學時,應多花時間去考慮該如何備課。結合這一時期孩子的注意力規律及心理發展的特點,合理安排教學環節。例如,在《在家里》教學中,在學習課文前,老師可以先讓同學畫出自己的家,然后播放繪本上相關的照片。讓孩子通過觀察,來融入到繪本中。想象家里的物件,走金繪本。除了教學環節的準備,教師還應慎重選擇繪本。首先繪本選擇一定要結合題目,要與老師想給學生傳達的道理相關,其次,繪本中不能出現一些引誘孩子有不好做法的內容,最后就要求繪本內容要積極向上正能量。
3.2開展“家校”結合閱讀活動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庭,兩個家庭應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對孩子的教育。學生作為受教育者,他是貫穿于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之間的,每一個環境都對他的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所以家校配合開展閱讀活動對學生來說是雙倍的收獲。在活動開展中,老師應與家長商量,根據每位孩子的差異性來制定閱讀方案。家長要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方式,最好可以參與孩子的閱讀。通過這樣的閱讀活動,不僅可以建立孩子閱讀習慣,還可以拉近家庭關系。教師在活動中應對家長有一定的指導,把自己的想法與家長分享。最終達到讓孩子愛上閱讀、養成習慣、最終完善自己的目標。
3.3利用多媒體創設閱讀環境
在低年級繪本使用中,老師應將教學的目的和重難點與學生結合考慮。并在此之上加入有趣的圖片、相關音頻、和恰當的視頻。將繪本優化到最佳,使之擁有更多的教學資源,變得更加的豐富。利用多媒體進行繪本教學,活靈活現的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興趣。有一種吸引讀者往下讀的功效。比如,在《春天來了》繪本放映中,教師可在多媒體里播放春天的景象:小溪融化、小草從土地里冒出、柳樹發芽、冬眠的動物蘇醒等等畫面,將自然景色展示出來。多媒體繪本閱讀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著更深刻的記憶,讓知識不再值呈現于白紙上,讓道理不再是無味的話語。多媒體繪本應用,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學生對教師今后教學工作的配合。
結語:由以上可得,若想使教學有更高的成果就應以學生為中心、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開展教學。繪本閱讀是低年級學習的有效工具,可幫助學生更好的去理解所需掌握的知識。這些就意味著教師應做好備課工作,在仔細研究選擇繪本的同時還應與家長共同合作,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把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成效展現出來,完成對學生的的全面化培養。
參考文獻:
[1]王莉.小學家校合作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 2012.
[2] 凡倩.淺談繪本閱讀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引用[J].語文學刊,2013, (10):13-14.
[3]黃愛華.論繪本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