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海斌 謝海花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推動,關于中小學教育階段的德育工作被重視起來。班主任教師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更是德育教育工作的助力者。本文針對中小學班主任教師如何開展德育工作作出了系統的論述,并對其日常工作提供了相應的強化策略。
關鍵詞:中小學班級管理;班主任管理工作;德育教育
引言:在中小學班級管理形式中,班主任是連接學生與科任教師之間的紐帶,也相當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第二任父母”,班主任既要對學生的學習方面予以輔導,更要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予以管理。隨著現代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班主任更肩負起時代性的教育使命,提高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程度,也成為當下時代班主任教師的重要工作職責。
一、中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意義
(一)實現現代化素質教育目標
多年以來,我國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使教育目標也在不斷革新。在當下時代中,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注重素質化,這也促使了我國素質教育在不斷的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的新時代中小學生,是我國中小學教育的基本目標,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深刻落實德育工作的內容與要求,是對學生教育的負責,也是對素質教育成果的鞏固,更能夠為我國的現代化素質教育目標的實現起到推動作用。在實踐過程中,班主任教師應長期、持續的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才能見證德育教育的效果。
(二)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中小學教育階段在我國教育體系中處于青少年教育的初級時期,在這一階段中的素質教育,更注重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進行培育。現代社會中生存壓力越來越大,青少年在學習過程中所承擔的學習壓力也日益增加,這也促使了部分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存在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如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嚴重的影響了我國教育系統的純潔性,也危害了社會治安。為有效避免校園案件的發生,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就格外重要,對此班主任教師應發揮教育主體作用,通過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道德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三)抵制不良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青少年接觸社會信息的渠道也不斷增加。而中小學生的成長時期正處于對社會極度好奇的階段,社會上復雜的信息量對學生的影響有利也有弊,如網絡中一些暴力或色情的信息,極容易對青少年造成惡劣的引導,成為校園惡劣事件的潛在推動者。況且青少年的成長時期具有較重的叛逆心理,強制性的管理措施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情緒,反而不利于教育工作的開展。班主任教師作為陪伴學生成長的“第二任父母”,可通過軟化的方式,使德育教育觀念滲透進學生的成長歷程中,幫助學生形成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抵制不良文化的沖擊與影響。
二、中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踐策略
(一)拓展德育工作的方式
傳統教育體系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以“思想品德”課程為主,這一形式在落實過程中存在以下弊端:首先,中小學課程體系中的思想品德課程作為輔助學科存在,常常被其他學科占用,落實情況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其次,思想品德類的輔助課程在教育內容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教材的道德說教與實際生活嚴重脫軌,使學生在接受途徑上存在抵觸情緒。再次,相關德育課程缺乏實踐意義,使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難以形成主觀接受意識,故教育效果也無法實現。根據以上三點局限性,當下時代的中小學班主任的德育管理工作可適當拓展德育工作方式,建立全方位的德育教育體系,確保學生能夠自主接受教育。
(二)德育工作與教學之間有機結合
自古以來,“讀書”與“育人”是不可分割的,而“讀書”的目的既是要提升綜合能力,更是要秉承“育人”之要義。班主任作為連接學生與各科教師之間的紐帶,在學科知識與德育教育之間的處理上,就要具備較強的教育能力。學生在學校受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通過各門學科的知識學習完成學業需求,班主任教師應利用這一學習需求,具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工作。如班主任教師可與各科教師進行相關的調研工作,共同探討研究如何在教學工程中發揮各自學科優勢,再根據擬定的教學方案作出細致化的計劃與總結。
(三)把握青少年的成長心理活動
由于青少年處于青春期這一特殊時期,在此階段的德育管理工作要注重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逆反心理是青春期最為明顯的心理特點,班主任教師在德育教育的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心理活動特點,科學的避免教育中的沖突與問題,做到循循善誘、以理服人,降低學生對德育教育的排斥感。同時班主任教師還應弱化“管理者角色”,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才能消除學生的叛逆情緒。
結束語
中小學的德育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對學生而言,是樹立人生方向與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采用科學的管理辦法,制定適合青少年成長需求的德育計劃,是提升學生道德修養的基本途徑,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趙麗霞,武在爭,陰山燕.中小學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構建與提升[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6(05):44-46.
[2]商鳳俠.淺析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