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婕
【摘 ? ?要】在新課改標準下,教學要求逐漸提高,就目前初中語文的現狀看,主要存在學生興趣不高,教學針對性不強,效率不高等問題,急需尋找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這種環境下,分層教學開始廣泛運用,取得的教學效果也是不錯的。本文主要探討了分層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實踐的教學策略,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注意事項,期望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 ?分層教學 ?實踐策略 ?注意問題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28
初中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時期,特別是語文教學來說,更加具有靈活性,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更高,不僅學生學起來更顯困難,教師教學壓力也更大,急需尋找到更為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改變當前的現狀。本文主要分析了分層教學在語文課堂中運用的教學策略,并提出其在運用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初中語文分層教學實施背景
就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現狀看,學科本身相對于小學語文來說,靈活性更強,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更高,難度會進一步加大,不少學生學起來略顯吃力。且對于不同學生而言,由于每個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是不同的,而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單一,教學內容對于部分學生才更有針對性,對大多學生而言,不管是教學環節設計還是教學內容的補充上,受眾的都只是部分學生,這種課堂效果顯然是不理想的。在這種教學難題下,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出發進行合理分層,能夠讓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教學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二、初中語文分層教學課堂實踐的教學策略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對學生進行分層,對學生進行正確分層是分層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對學生分層不是說有偏見的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而是根據學生的能力來分層。由于每個班上的學生基礎知識和能力多多少少是存在差異的,有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也有較差的,對于不同的教學內容,他們的接收程度是不同的,所以說依據學生能力進行分層教學,能夠讓教學更具有針對性。當然在分層過程中要明確,這個分層只是為了更好的教學,而不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特殊對待。一般來說,根據學生知識能力不同,知識能力較好的學生為A層,知識能力基礎中等的學生為B層,而基礎知識與能力相對較弱的為C層次,這樣對學生進行分層后,后續的教學策略和環節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效果也會更佳。
(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要想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前提是要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只有明確了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才能夠以此為方向來設計,才能夠達到針對性教學的目的。這個教學目標分層主要就是依據學生的三個層次來分的。對A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學目標自然最高,而B和C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會相對降低一點。比如說在學習《荊軻刺秦王》這一文言文時,對于A層次的學生的教學目標除了熟練掌握基礎翻譯外,還要把握整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并在此基礎上做拓展延伸,比如常考的字詞,“所”、“被”等,不僅要了解在本文的意思,還要對比其在其他文言文中的意思進行學習。而對于B和C層次的學生來說,掌握本課的重點句子翻譯,重點難點字詞的意思,通假字等基礎性知識更為重要,B層次的學生可以多一些延伸,而對于C層次學生,由于他們學習能力有限,鞏固基礎知識則是關鍵。教師在課前就要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制定好教學目標,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對課堂提問進行分層
課堂上提問環節分層也十分重要。提問主要就是為了考察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情況,由于學生能力不同,對所教學內容的接收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說提出一個較難的問題去問一個基礎較弱的學生,顯然他們是答不上的,這不僅浪費課堂時間,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這部分學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所以說課堂提問教師也要注意分層。其實提問環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集中學生注意力,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能力出發來進行考察,這樣的反饋才是最為有效的。比如說《荊軻刺秦王》中,簡單的通假字教師可以讓C層次的學生起來回答,了解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對于文言句型方面的考察,教師可以讓B或者A層次的學生起來回答,這樣的提問能夠兼顧學生能力,從而更加高效的利用課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四)課后作業進行分層
根據學生能力不同,課后作業分層也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為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說,薄弱的部分是不同的,所以作業的針對性也是不同的。按照傳統的教學來看,作業的布置都是統一化的,這普遍反映出一些問題,即不管怎么樣,難題對于C層學生來說做出來是很困難的,最后大多是以抄襲結尾,不僅基礎知識沒有得到鞏固,還會讓他們養成陋習。所以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布置作業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A層次的學生來說,課后作業就要更加偏重于拓展思維。B層次的學生更加側重于常規題型的訓練,而C層次的學生就主要是加強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這樣有針對性的布置作業,才能真正體現出分層教學的優越性。
三、分層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分層要具有靈活性
在分層教學課堂開展過程中也要注意這個分層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發生變化的,即具有靈活性。C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可以調到B層次,A層次的學生確實跟不上,也可以適當調在B層次,這樣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有變化的分層,才能更加有效的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說每過一個月,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分層進行調整,在這樣的一個機制下,也能夠進一步督促學生自主學習。
(二)分層要有合理性和科學性
在分層教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對學生進行分層,這個分層就要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對學生分層不能僅僅看到一次的考試成績就下定論,而是要綜合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科學合理的評判,這要求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只有根據學生的情況合理分層,后續的教學設計對每個學生來說才是最具針對性的。
總的來說,分層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是非常有效果的。分層教學包括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目標,課堂提問和課后作業的分層,當然也要注意分層的合理性和靈活性,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謝麗娟.語文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優勢[J].文學教育(中),2010(6):102-103.
[2]譚宏.初中語文課堂中如何實現分層教學之我見[C].2016年4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