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實施中強調的關鍵點,而作業是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對學生鞏固復習課內、夯實學科基礎、深化發展能力等有著重要促進作用。因此,本文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探索了中職院校數學學科教學中“學生作業自處理”實踐,促使各層次學生在高效處理數學作業中促進數學知識層次、思維能力以及核心素養同步提升。
關鍵詞:中職;數學教學;“學生作業自處理”;實踐;探索
中職院校是我國技術型人才培養的核心陣地,數學是當下中職院校教育教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中職數學課程教與學發生了質的變化,學生主體地位呈現是教師在學科教學中必須高度重視的。作業布置是數學學科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要在聯系實際過程中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引領、指導各層次學生高效處理數學作業,掌握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強化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兩大層次意識。
一、課前預習作業
課前預習是中職數學學科有效教學的必要前提,教師要在把握數學教材、班級學情基礎上優化完善課前預習環節,科學設置預習作業的同時為各層次學生高效預習數學新課題導航,在完成、處理預習作業中深化把握數學新知識的同時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預習效果,在感知學科魅力中強化課中參與意識。
以“對數函數”為例,教師要多層次深化把握“對數函數”課題知識點,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尊重班級學生個體差異,巧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科學制作課前預習微視頻,體現在知識講解、預習作業等方面,在文字、聲音、圖片等相互作用下,點亮課前預習環節,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自主預習積極性。學生要在觀看微視頻基礎上有效預習“對數函數”課題內容的同時進行針對性思考、探究,獨立完成對應的預習作業。完成之后,學生可以根據微視頻中預習作業批改要求、要點等,自行處理完成的作業,認真填寫預習作業批改表,包括做對以及做錯幾道題,做錯的原因、正確解法等。教師要圍繞預習作業批改表,全面、深入了解班級各個層次學生“對數函數”這一課題知識掌握情況,對其進行引領、指導,使其立足課前預習作業完成情況,深層次、針對性預習“對數函數”課題知識點,在把握對數函數概念、圖像、性質等過程中深刻感知數學學科魅力,激發學習興趣的同時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以及預習效果,強化課堂參與意識,促使數學新課題教學在學生主動參與中順利展開。
二、課中練習作業
隨堂練習是數學學科課中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要在把握數學新課題教學目標、內容、要求等基礎上優化課中練習作業環節,指引不同層次學生在完成基礎上自行處理練習作業,在評價、糾錯的基礎上自行設置練習作業,有效突破課題重難點的同時持續完善數學知識體系,展現作業自處理實效性。
以“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為例,教師要在聯系課前預習基礎上有機整合“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課題內容,借助現代化教學設備圖文并茂、動靜畫面結合等優勢特征,直觀、生動呈現課題知識的同時有效講解課題基礎知識、重難點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以班級學生為中心,合理化設置課中練習作業,要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層次化等特征,能夠有效滿足各個層次學生數學學習需求。設置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數學水平、學習能力等,進一步明確需要完成的練習試題,讓其在把握“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課題知識過程中巧用掌握的解題方法技巧、思想方法等,解答對應的練習試題。解答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將小組合作學習法引入到課中練習作業自處理環節,以練習試題為切入點,合理劃分學習小組,將自評、互評巧妙滲透其中,讓各小組學生在小組長帶領下圍繞試題批改要求、標準,自行處理完成的練習試題,再相互批改完成的練習試題。與此同時,小組長要根據自評、互評情況,立足其中的錯題資源,引領、指導小組成員進行有效思考、探究、分析,說說出錯的原因以及試題易錯點、考查的知識點等,在聯系數學新舊知識過程中探討錯題正確解法,讓小組成員自行改正做錯的試題并在旁邊注明出錯的原因、解題注意事項等。在此基礎上,小組長可以利用練習作業完成中具有代表性的錯題資源,讓小組成員在糾錯中探索其他正確的解題方法,在一題多解中科學把握直線、圓二者之間的關系,再進行變式訓練,通過改變錯題已知條件、未知條件等,自行設置新的練習試題,在解答、批改、糾錯等過程中突破課題重點與難點的同時深化鍛煉數學思維。此外,教師可以根據課中學生自處理練習作業情況,在聯系日常生活實際基礎上補充講解“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課題內容,進一步巧設具有代表性的練習試題,讓學生在強化訓練、作業自處理等過程中將掌握的課題知識轉化為自身所需的技能,更好地將掌握的數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高效發展多方面能力,促使數學課題教學目標在各層次學生主體地位不斷呈現中順利實現。
三、課后實踐作業
課后實踐是實現有效教學以及發展學生能力、素養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在把握課內的基礎上優化完善課后實踐作業環節,讓不同層次學生在多樣化數學實踐中自處理課后實踐作業,全面、深入了解自己對數學知識掌握、應用情況以及數學能力、素養高低,在強化訓練過程中進行深層次實踐,在學以致用過程中深化發展多方面能力,在高質量作業自處理過程中實現有效數學學科教學。
以“等比數列的應用”為例,教師要在把握課內教學情況基礎上有機整合前面學生已學過的“等比數列及其通項公式”、“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課題內容,包括等差數列相關知識,設置層次鮮明的課后數列實踐作業,包括基礎試題、鞏固試題、提升試題。不同層次學生要在把握實踐作業基礎上進行針對性課后實踐,在采集、整理、分析數據基礎上巧用掌握的等差以及等比數列知識、解題方法、思想方法,探尋解題突破口的同時解答試題。與此同時,學生要根據課后實踐作業批改要求,自行處理完成的實踐作業,明確其中的錯題資源,再讓學生自由組合,4——6人一組,交換自行處理的實踐作業,圍繞其中的錯題資源,在明確試題出錯原因、糾錯思路、正確解法等過程中聯系對應的知識點,設置相關的練習試題,在綜合把握基礎上進行相關實踐,在完成練習試題中糾正形成的錯誤知識,針對自身薄弱環節,強化訓練的同時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高效學習數學學科理論知識的同時進行多方面實踐,在鞏固復習中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促進多方面能力提升。以此,最大化提高學生自處理數學作業的實效性,深化數學作業環節的同時實現高質量數學教學。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在把握數學學科教與學現狀基礎上進行合理化反思、分析、總結,優化完善作業處理形式,引領各層次學生參與到作業處理中,在批改、糾錯、強化練習等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數學知識,完善知識結構體系的同時提升數學能力,在知識活用中深化發展綜合素質,更好地成長成才,客觀展現學生自處理作業的現實意義,呈現中職數學學科教學新特色。
參考文獻
[1]陳小峰.中職數學作業批改與反饋途徑的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0):142-142.
[2]孫小麗.抓好教學常規環節,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J].數學大世界(下旬版),2018,(5):19-19.
[3]賴其勝.布置和批改中職數學課后作業的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5):178-179.
[4]許建.信息技術下的中職數學作業設計研究[J].教育,2018,(21):34-34.
[5]賈麗媛.中職學校數學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9):141-142.
作者簡介:娜孜古麗,1978年,女,哈薩克族,新疆塔城人,大學本科,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