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靚
摘 要:趣味性的音樂課堂可以讓學生更加輕松快樂地進行音樂學習,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因此,教師需要注重趣味音樂課堂的構建,通過不同的方式創造不同的趣味性,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促使學生的音樂素養在趣味性的學習中獲得提升。
關鍵詞:小學音樂;趣味課堂;構建方式
音樂學習是對聲音的學習,也是對聲音藝術的體驗,可能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并豐富學生的情感。在現如今的形勢下,學生接觸音樂的途徑增多,并且對流行音樂較為喜愛,然小學音樂教材中的音樂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卻并不是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因此,有學生對音樂課程學習興趣不高,學習動力不足。鑒于此,教師可以從趣味性的角度出發,運用不同的方式提升音樂課堂的吸引力,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快樂所在,進而對音樂學習投入極大的熱情,提升音樂學習效果。故而,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對構建趣味性的小學音樂課堂的策略進行研究。
一、善用游戲教學
游戲對小學生的吸引力眾所周知,教師可以巧妙地將游戲與音樂教學進行結合。也就是說,教師需要研究多款學生喜歡的游戲,觀察其中的特點,然后根據要教學的音樂課程內容給學生挑選或者設計合適的游戲。在游戲中,學生的情緒是積極的,狀態是投入的,學習效率自然會得到提升。因此,游戲的環節的設計至關重要,既要有趣,又要讓學生學到知識,還要能鍛煉學生的能力。
例如:在進行《校園多美好》的教學時,在教學剛開始的時候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小游戲。具體來說,校園中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包括但不僅限于歌曲中提到的那些,因此,我給學生設計的游戲是說相關詞,即我說一個場所,學生需要說出與那個場所有關的美好詞匯,比如,我說校園,學生們說到了丟沙包、踢毽子、踢球、同學、朋友等詞匯。游戲一共分為兩輪,我說的場所依次是家、校園。在游戲結束之后,學生還有明顯的意猶未盡的感覺,因此,我告訴學生校園如此美好,不僅可以用游戲的方式呈現,還可以用音樂的形式。有了游戲的鋪墊,又有我的話做引導,學生對歌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學習效率自然也很高。因此,教師應當善于用游戲來增添課堂趣味,調動學生積極性。
二、妙用趣味語言
用趣味性的語言來增加音樂教學的趣味是一種非常直接的方式,并且效果極佳,一來是因為語言本身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二來是因為語言可以帶動學生的互動興致。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時需要善用趣味語言,也就是說,教師的語言風格需要符合學生的語言習慣,便于學生理解,同時,教師的語言內容需要迎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投其所好才能更具趣味。
例如:在進行《愉快的夢》的教學時,我運用了趣味性的語言來增加課堂趣味。具體來說,我先用趣味性的語言給學生講了一個我的夢,即:昨天晚上我夢到我的偶像了,他在開演唱會,還邀請我上臺合唱了一首歌,最后我拿到了簽名照。對于每一個追星的人來說,這個夢都是一個非常美好的夢,聽了我的敘述,很多學生都笑了,還有學生表示也想做這樣的夢。因此,我順勢問:你們還記得自己做過的愉快的夢嗎?很多學生都記得一兩個愉快的夢,聽到這個問題,積極地與同學交流了起來。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我給他們播放了歌曲《愉快的夢》,漸漸地,學生的交流聲小了,開始認真地聽歌。就這樣,學生很快進入了愉快的歌曲學習中。因此,教師應當善于用語言來制造課堂樂趣。
三、巧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可以為小學音樂趣味性課堂的構建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一來是因為信息技術的使用成全了海量資源的隨時調用,二來是因為信息技術可以增加課程內容的呈現形式。因此,教師需要巧妙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增加音樂教學的趣味性,也就是說,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教師也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多種趣味性的事物,讓學生的學習既豐富又有趣。
例如:在進行《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教學時,在教學剛開始的時候,我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了多張圖片,為學生構建了一個圖片情境。具體來說,圖片上是各種場景,比如,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歌手在開演唱會、律師在打官司、建筑師在畫圖紙等等,學生一張張看過去,看到自己感興趣的會進行小聲討論。鑒于此,在圖片展示完畢之后,我讓學生交流一下,剛才圖片上,有沒有自己長大后想成為的人?說起自己長大后的設想,學生特別積極,表情愉快,這種積極的狀態一直持續到了歌曲的學習中。有了情境的鋪墊,有了對未來的憧憬,學生在進行歌曲學習的時候,情緒特別飽滿,學習效果極佳。因此,教師需要善用信息技術來增加音樂課程趣味。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學生極易被趣味性的事物吸引,教師可以將學生的這種心理運用在教學設計中,給音樂課堂增加多種不同的趣味,讓學生在趣味的趨勢下進行更加積極主動地音樂學習。如此一來,不僅能擴寬學生的音樂學習范圍,而且還能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翟均俶.趣味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J].北方音樂,2019,39(13):221+226.
[2]楊玉婷. 趣味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應用研究[D].吉林藝術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