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文 王軍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學一直都是小學語 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對于剛剛接觸作文的小學生來說很感到一定的難度,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如何將作文由“難”化“易”是本文重點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作文教學;小學語文;過渡;方法
引言
作文,是學生認知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可以這樣說,作文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點,語文的其他教學活動都應為作文教學服務。然而,老師普遍認為作文難教,要教好作文更難!為了應試,常常忽視作文教學的階段性和聯系性,漠視學生各階段創造性思維和寫作能力的培養。這不僅達不到預期的作文教學效果,還違背了教學規律,抑制了學生個性發展、能力的鍛煉和習慣的養成,使作文教學走入更大的誤區。怎樣突破這個難點呢?我認為:作文教學在立足于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寫作水平的基礎上,教師在教學中也要講究化“難”為“易”!
一、在起步作文中,著力于解決“說話、寫話”與“作文”之間的過渡,化解“學生怕寫作文”的難題
剛進入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寫話能力。因此,可以有步驟的引導學生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認識“作文”,接受“作文”,從而敢于“作文”。
(一)將“作文”概念具體化
“作文”一詞對于學生來說只是一個抽象概念。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學生: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想說什么就寫什么,怎么說就怎么寫。這樣去掉了學生初次接觸作文的心理恐懼,降低了認知難度。
(二)挖掘“可說”的素材,充分調動學生“說”的欲望
從說到寫既是作文訓練的一般規律,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語言發展規律。因此,在原有說話的基礎上,結合課堂教學,挖掘一切“可說”素材,訓練學生的口頭作文。學生從“說話”過渡到“作文”,難度就會大大降低。
訓練中“說”的題材不限:可以讓學生以圖畫為憑借練說,也可以讓學生續編故事練說,還可以延伸到課外,以豐富的課外活動練說等等。同時,為了和低段的“說話”有區別,訓練時要注意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說,選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重點說等等。學生在長期的口頭作文訓練中不僅說的內容豐富,還說的有條有理、有詳有略。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說的內容寫下來就是“作文”。這樣,學生就能輕松地從“說話、寫話”跨上了“作文”這個臺階。
需注意的是,在“說”的過程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做到真實、有感情,不說假話,不說空話,有感而發。只有具備“真情實感”的作文,才會有鮮活的生命力。
二、在中段作文教學中,著力于解決“仿”與“寫”之間的過渡,化解“學生作文無章可循”的難題
學生雖然已經從“說”過渡到“寫”了,但在寫的過程中又會面臨許多新問題。比如:怎樣把內容寫具體,怎樣選材,怎樣安排結構等。為了讓學生克服在寫作中的畏難情緒,我在每次作文時都讓學生讀有范文,寫有范例,作文有章可循。
(一)仿寫片段
中年級作文要求提出:能寫出具體的片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很重視對課文中的精彩片段進行仿寫。例如,我在教學完《廬山云霧》后,讓學生根據課文第二自然“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聯系生活實際,仿寫片段《晨霧》。在教學《虎門銷煙》時,我指導學生根據課文的一、二自然段中的場面描寫,仿寫《慶元旦》、《過春節》、《吃喜酒》等的熱鬧的節日場面。
(二)仿寫作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說明教給學生一定的寫作方法很重要。例如在教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后,我讓學生思考:《綠葉的夢》、《蘆葉船》這幾篇課文分別寫了哪些事物?寫這些事物是為了寫什么?學生不難明白,寫這些事物是為了寫出童年的樂趣。這時,引導學生仿照課文的寫法,選一種自己記憶深刻的事物,寫一寫關于這個事物的童年趣事。學生的思緒一下子被打開了,什么《吹泡泡》、《旋轉溜溜球》、《陀螺對戰》……應有盡有,真可謂:五彩斑斕。
三、高段作文中,著力于引導學生從“仿”到“創”發展,化解“學生作文如何創新”的難題
列.托爾斯泰曾說:如果學生的學習只是模仿,那他的結果是什么也不會創造。由此可見,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拓展思維,激發聯想,豐富作文內容
例如:讓學生寫一種自己喜歡的植物。大多數學生把寫作重點放在對這種植物的外部形態描寫,或對植物在一年四季中的生長形態描寫。這樣的作文雖然有完整的結構,有明晰的寫作順序,但絕對稱不上一篇好作文。為此,我引導學生對所選事物進行聯想。例如“仙人掌”有很強的抗旱性,引導學生從這個特點聯想仙人掌的生活環境,聯想它和其它嬌貴植物的生活環境的對比,聯想生活中像仙人掌這樣歷經風霜、勇于吃苦耐勞的人們……通過這樣的聯想,學生再寫出來的作文就不再是干癟癟的文字了,而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文章了。
(二)大膽想象,獨立創新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遠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則是無限的。”因此,在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地創設情境,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例如:寫完單元習題作文《未來的筆》后,我引導學生想象未來的房屋,未來的汽車,未來的電腦,未來的馬路等等,寫出你想象中未來這些事物的樣子和功能。還可以讓學生寫帶有想象空間的命題作文,如:《二十年以后的母校》、《未來的家園》、《人類住在月球》等,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進行作文。這樣通過激發學生的想象來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通過以上循序漸進的訓練,學生的作文寫作經過了“敢寫——會寫——創新”三個階段。學生對作文由初步認知、初步會寫逐步向想象創新發展。這樣可以大大降低了學生作文習作中的難度,達到有效了作文教學的目的。當然,要抓好起步作文,教學中還要重視學生作文的修改評議,抓好小組作文的修改評議,讓學生在互相討論,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麗敏.淺談如何優化小學作文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2):40-40.
[2]陳華.淺議小學作文教學方法創新[J].華夏教師,2016(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