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姣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國內在音樂課程標準的總體性思想指導下,鋼琴即興伴奏以自身的即興創作和即興表演要素,培育了中小學學生在音樂教育實踐中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合作能力,對中小學音樂課堂的整體性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鋼琴即興伴奏與學生創新思維、合作能力以及整體思維能力的培育,以橫向、縱向和網狀的模式全面捕捉即興伴奏與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交叉點和平衡點,致力于實現鋼琴即興伴奏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中小學音樂教育;重要性
引言
鋼琴即興伴奏是伴奏者在掌握充分的樂理知識和演奏技能以后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綜合能力。教師是否具備這種能力直接影響了音樂課的質量,通過在音樂的教學活動中開展鋼琴即興伴奏,不但能幫助中小學生在音樂上提升興趣,更能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
1 鋼琴即興伴奏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
1.1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能力的培育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橫向問題。思維能力通過分析、綜合、抽象、系統化等系列過程,完成對感性材料的綜合并上升至理性認識的過程。在學生學習活動中,思維能力是創造活動和學習能力的核心,同音樂教育目標具有一致性。在音樂教育各個環節中,鋼琴即興伴奏對教師業務水平要求比較高,因為這是一門集鋼琴演奏、和聲伴奏以及情緒表演于一體的音樂藝術形式,整個表演過程,既需要表演者具備一定鋼琴演奏基礎,又需要表演者在鍵盤上運用和聲知識,通過創造性運用聲部造型展現最終的藝術效果,而這種基礎性和創新性的融合過程中無形地培育了學生主體的思維能力。鋼琴即興伴奏藝術需要在音樂理論基礎上,以創新求異和積極創造的態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性思維,尤其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結合鋼琴即興伴奏的創造性特點,引導學生在自我意識內部進行思維革命,并在教學過程中在鋼琴伴奏老師的帶領下培育學生們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和鉆研知識。
1.2構建課堂的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是音樂教育的縱向問題。合作是建立教學目標、教學主體和教學客體之間有效合理的互動模式。音樂教學最大特點是能夠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音樂教學需要學生的完全參與,僅僅靠理論的灌輸,達不到教學目標。而鋼琴即興伴奏的即興性為學生參與課堂實踐提供了前提,具體教學實踐中鋼琴即興伴奏有助于音樂魅力和思想的表達,教學者可以隨著課堂氣氛調整音樂節奏,鋼琴的音色亮、音域寬、聲部清,結合鋼琴伴奏者對特定教學環境氛圍的把握,調整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興趣,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立體的音樂形象,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參與到教學實踐中來,如果課堂上沒有鋼琴即興伴奏,那么學生將會完全處于固化模式音樂的環境中,整個課堂將處于知識傳遞的教學模式之中,而鮮有活躍的課堂氛圍。而鋼琴即興伴奏的自如運用,能夠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隨著感情的節奏走,將課堂上碎片的音樂要素銜接起來,通過即興伴奏或夸張或襯托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作品的前奏、歌曲主體,進而通過間奏銜接整部作品,從而突出音樂的高潮和轉折部分,進而在樂曲結束之時將作品完整意境展現出來,培育了學生的參與能力和實踐能力。
1.3構造課堂的整體結構
整體結構是音樂教育的立體問題。課堂的整體結構平衡合理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科學模式,鋼琴即興伴奏以自身特有的實踐性和理論性作用于課堂使得課堂具有更加整體和諧的效果。鋼琴即興伴奏貫穿于整個音樂教學過程,是連接教師和學生最佳的手段,也是培育學生綜合能力的最佳手段之一。在教學的整體過程中,教師在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實踐中由簡單到熟練、由熟練到復雜,最終在全部實踐過程中,將作品內化于學生內心,進而實現音樂的審美功能,而教師在全部過程中也能夠更好地根據學生的具體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的音樂知識體系以及其他相關知識的涉獵。課堂的整體結構在于教師和學生的有效互動和知識傳授的有效結果。整個課堂如果能夠在知識和效果之間達到一種平衡和有效,那么這種課堂便是整體性的,而非任何一方的主導和偏重。而鋼琴即興伴奏的部分應用便是溝通教師和學生、作品和學生以及作品和作品之間的有效手段。作品之間的平衡,音量與力度的相互平衡,速度快與慢的相互平衡,鋼琴、聲樂和器樂三者之間的平衡,對音樂形象的塑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 實現鋼琴即興伴奏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應用的方法
2.1提高學校、家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重視
我國的教育方式是應試教育,在非藝術類的考試中幾乎用不到音樂,所以,普遍的中小學教育情況是對音樂課的課程編排很少,很難得到重視。我們經常說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我們必須讓他們在成長的初期能夠吸收到多種養分。因此,教師、家長、學生要配合學校一起提高對音樂學習的重視程度,給學生充分的資源和空間學習,讓他們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選擇興趣愛好的意識,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力。
2.2提高音樂教師的個人能力,強化師資力量
為了使鋼琴即興伴奏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更加順利開展,音樂教師要不斷強化自己的個人能力,不斷學習音樂相關知識,學校在引進教師資源時,必須對教師的個人能力進行綜合考量,特別是在鋼琴即興伴奏上,這是每一位音樂教師都應該具備的。
2.3有效整合鋼琴伴奏教學內容
在選擇教材時,應該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在保持音樂立場的同時,照顧到中小學的特點,盡量選擇一些難度較低的音樂圖譜等,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應該合理安排教材內容,不能為了突出音樂教學的廣泛性就大面積取材,忽視中小學音樂的特點。教師也應該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性,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從而突出教師的指導意義。學前教育鋼琴即興伴奏教學是為幼兒服務的,因此教師可以深入到社會中的幼兒園中,親身體驗幼師選擇的教學材料,從而適當將其中的內容匯總到即興伴奏教材中。
結語
我們在學生的教育上,充分認識鋼琴即興伴奏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要“應時而變”,通過鋼琴即興伴奏的廣泛應用,幫助學生學好音樂,愛上音樂,從而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和創新素養。
參考文獻
[1]李虹.中小學教育專業鋼琴即興彈唱課程教學問題[J].高考,2017,18.
[2]仝軍,潘潔.中小學教育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的實踐探索[J].音樂創作,2016,12:176-178.
[3]吳世超.中小學教育鋼琴即興伴奏教學的實踐探索[J].中國教育學刊,2015,S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