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紅義
摘 要: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組織的塑造學生心靈的活動。小學生是人格開始形成的基礎階段,適時適度的品德教育將為形成、發展、鞏固小學生良好的個性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 德育 備課
真正的道德教育更多地只能借助于各種復雜的滲透的方式完成,由此產生的影響最終將變成人的內在穩定的心性品質。當今的數學課堂開始注重德育的滲透,在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同時也關注學生人格培養,這是每位數學教師的責任。那么,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如何滲透德育而沒有為德育而德育的痕跡?下面試結合自已的教學實踐,談談在數學課堂中如何滲透德育。
一、找準時機,不放過每一個可以滲透德育的機會。
記得有一節小學數學老師的公開課,他在黑板上寫了五道題讓一名學生上來做。
3×9=27,4×9=36,5×9=45,6×9=54,7×9=62
當學生寫完62時,臺下多數同學都大聲叫喊起來:“老師,她錯了,最后一題錯了……
我當時的第一反應也是指出她的最后一題錯了。
滿以為那位老師會馬上幫助糾正這名學生的錯誤,沒想到他卻說了一段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的話。他說:“最后一題是錯了,可大家為什么只說她錯的這題,而不說她前面四道都做對了呢?看來,我們是多么容易發現別人的錯誤而忽略了別人的正確,當我們面對一個人時,更多要看其優點,要寬容地對待別人......”
二、聯系實際,在實例中在滲透德育。
在我們備課的時候,我們在教學目標里長有這樣一句話: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其實不光我們的數學教學需要聯系生活實際,我們在滲透德育教育的時候更需要聯系生活實際,用事實說話最有說服力。如果我們在德育教育中能聯系到學生身邊的人或事,效果往往會事半功倍。
在教學解決問中,有這樣一道題:一個工人每天工作6小時,兩個工人一個星期工作多少小時?在做完這道題目后,我讓學生們回家問問自己的父母每天工作多長時間,再算算他們一個星期一共要工作多少時間,讓學生體會到父母工作的艱辛,要在回家后多幫父母做點事,減輕父母的負擔;還比如在教學年、月、日的時候,讓學生問問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在哪一天,現在離自己父母的生日還有多少小時?
生活世界是蘊含豐富價值和意義的世界,是道德根植于其中的深沃土壤。我們要想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只有直面學生的現實生活,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才能使學生在生活中得到具體的、豐富的德育訓練,并在這種訓練中發展學生的道德智慧。通過活生生的社會生活,教育、啟迪學生,并使學生自覺用科學的方法思考生活、創新生活、享受生活,在生活中內化道德規范,最終實現我們的德育目標。
三、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滲透德育。
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插圖和應用題,教學時可以選擇富有教育意義、形象生動的插圖,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以及數學史料等內容,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例如:如三年級上冊教材中第十五頁的主題圖以及后面的統計圖,介紹了我國特有動物的種數、瀕危和受威脅動物的種數,借此我們可以對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在教“時、分、秒”時,可進行惜時守時教育;在應用題教學中,可結合“植樹造林”事例,培養學生綠化祖國意識,以及結合諸如節約用煤氣、糧食增產、激光測距等許多具體事例中的數據資料,使學生在解題中受到多種思想的教育。
四、利用教材的辯證因素,進行滲透德育。
正確的思想品德觀念的形成,離不開環境情感的熏陶,而且必須經過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充分挖掘數學知識中內含的辯證因素,以數學知識為載體,滲透辯證唯物論基本觀點,為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奠定基礎。
1.在具體感知中滲透“實踐第一”的觀點。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又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不斷實踐的過程,這是學生認識發展的一般規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把數、形、式和應用題的概念從實踐中引入,問題從實踐中提出,創設條件,積極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動口,通過擺、畫、量、算等具體感知,形成表象,逐步建立概念。
2.在分析綜合中滲透運動變化的觀點。辯證唯物主義以為:“運動變化是物質的根本屬性。”人的思維也是如此,兒童由動作直觀思維發展為具體的形象思維,再發展為抽象的邏輯思維。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克服孤立靜止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組織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由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發揮原有知識的正遷移作用,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認識客觀事物是運動變化的,從而樹立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處理問題的科學思想方法。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是對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的一種突破和補充。若能巧妙和智慧地運用,就會使學科教育與德育相得益彰,使學生各方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范旭.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對德育教育的運用探析[J].學周刊,2019(24):61.
[2]劉芳.立德樹人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6):137.
[3]張恩產.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德育滲透的思考[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