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超
摘要:處于小學階段的小學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主性不強,通常會跟著教師的思路去學習,但是不會主動地去學習數學知識。所以,教師要培養好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良好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保持每一天都能夠認真學習的狀態,能夠每一天都保持著一定的學習量。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學生能夠吸收更多的數學知識并且產生更深刻的學習印象,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小學數學;良好習慣;集中精力;瀏覽信息;檢驗意識;整理歸納
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有四個日常事項是學生平時解答數學題目的時候需要完成的:一是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要保持課堂精力集中,將新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點記憶進腦海中;二是認真的瀏覽數學問題中的問題,找出隱含的數學條件;三是養成計算檢驗的意識,認真的檢查每一個數學步驟,確保自己不出現計算失誤的情況;四是及時的將自己遇到的錯題進行歸納整理,將數學問題按照涉及的不同數學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并找出錯誤的原因,加強對犯錯誤的知識點的學習,不斷地進行數學知識鞏固。
一、保持課堂精力集中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要保持課堂精力的集中,不能夠經常走神,要在數學課堂上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學習到更多的數學知識,學習效率才會提升。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要從課堂上集中學生的學習精力入手,教師應該用更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去豐富教學的趣味性,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做到讓數學課堂更加生動,讓學生能夠與教師充分進行互動,增加與學習知識相關的課堂交流。
例如,教師在教授“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數學知識內容時,因為這一部分的數學內容所講述的是分數的基礎知識,學生剛剛開始了解分數,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陌生的知識點,所以,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要集中學習精力去學習數學知識,這樣學生能夠更好的去記憶住數學知識。學生在課堂上要養成集中課堂學習精力的良好習慣,不分心不走神,保持良好的上課狀態,認真的聽好數學課堂上的每一堂課,這樣學生才能深刻的記憶住數學知識點。
二、認真瀏覽問題信息
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的時候要養成認真瀏覽問題信息的習慣,因為有時候如果學生沒有認真的瀏覽數學問題的信息,就往往會錯過一個關鍵的解題的信息,這樣學生就會因為錯過一個關鍵的信息而解答不出來一道數學題目,對學生的損失非常大。所以,學生要學會認真的瀏覽數學問題的信息,不放過每一個數學信息點,并且學會挖掘每一個數學信息,挖掘其深層的含義和能夠聯想到的更多的數學知識,利用問題中的信息去解決數學問題。
例如,教師在教授“三角形”這一數學知識內容時,教師應該要求學生要養成每次閱讀數學題目的時候都認認真真的瀏覽數學問題中的每一個信息點,并且能在數學問題的描述里挖掘隱藏的信息,合理地利用每一個數學知識信息去解決數學問題。如果學生不能夠快速的相處解決方案,那就說明學生還沒有把數學問題吃透還沒有找出其中的關鍵信息,此時學生就可以重新閱讀一遍,學生可以多瀏覽幾遍數學問題,在一次次的閱讀中去尋找數學信息知識來解決數學問題。三角形的性質很多,知識點也很多,學生在解決這類問題的時候會出現沒有完全找完知識點的情況,也可能會遺漏掉關鍵的信息,所以學生要認真的去瀏覽數學問題的信息去解決數學問題。
三、養成計算檢驗意識
學生要養成良好的檢驗意識,在每做完一道數學題目的時候要學會去檢驗自己想出來的解題步驟,每一步驟是否有算錯或者是原理錯誤的情況。這樣一來,學生能夠很好的規避錯誤,很好的去避免犯下的數學常識性的錯誤。檢驗數學答案是學生在解答數學試卷的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做完一張數學試卷,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學生可以選擇去拿時間去檢驗數學問題的答案,去看看有沒有一些小細節的出錯,學生應該要保持一道數學題目的完整性,要使自己掌握的題目能夠完全的拿到分數,不去造成粗心丟分。
例如,教師在教授“角的度量”這一數學知識內容時,學生不僅在考試過程中寫完數學試卷去進行檢驗還應該在平時寫作業的時候就養成計算檢驗的意識。因為角的度量這一知識點比較簡單,學生不容易出現思路思維上的犯錯,往往會因為粗心大意出錯,這個時候回過頭來進行檢驗就顯得十分重要。因為學生如果再一次檢驗就會發現之間做的題目到底是否出錯,遇到關于角的度量的知識點時,學生只需要在做題之后把角再一次進行度量就可以了。這樣一來,學生能夠知道自己是否度量正確。
四、及時整理歸納錯題
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中,合理及時的整理歸納錯題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日常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學生要學會合理的及時的去整理在學習數學知識中寫錯的數學知識,將自己犯過錯誤的數學題目記錄在錯題收集本上,并根據數學題目中涉及的不同的數學知識類型去劃分每個錯題的種類和犯錯原因。學生要學會給自己犯下的數學錯題去歸納原因,找出學生是因為什么樣的錯誤而寫錯數學題目,是因為粗心還是因為對知識點的不了解還是因為背不下來數學公式,然后根據自己所犯錯誤的原因去對癥下藥,根據錯誤的原因去改正錯誤,加強對數學知識點的學習,以避免之后犯錯誤的情況。
例如,教師在教授“分數除法”這一數學知識內容時,教師首先字課堂上要給學生講清楚分數的性質以及分數除法的運算規則,讓學生能夠清清楚楚的明白這一數學知識點。學生在遇到對這一知識點計算不正確的問題時可以將錯誤的解答方法和正確的解答方法一同摘抄到數學錯題集上,然后將自己犯錯的步驟用紅筆圈出來標記起來,分析自己為什么會在這一步出錯。如果是因為粗心出錯,學生就要加強計算檢驗意識;如果是知識點掌握不夠牢固出錯,學生就要加強對分數除法的學習。學生可以回歸課本,重新看一下分數除法的相關數學知識點,也可以多做課后練習題,通過大量的計算去掌握數學知識點,使自己的數學知識更加牢固。
總而言之,教師要想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就要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的時候要專注的聽講,集中自己的學習精力;要培養學生學會認真的瀏覽數學問題信息,不放過每一個數學信息點;要培養學生養成計算檢驗意識,在完成數學題目計算之后都應該進行檢驗計算情況和思維步驟;要培養學生及時的歸納整理錯題,避免重復犯錯的情況出現。
參考文獻:
[1]吳文君.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
[2]南嶺梅.試論數學學習習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研究[J].亞太教育,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