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平
摘 要:物理作為一門在生活中應用性極強的科目,同樣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重點掌握的教學科目。學生通過學習物理能夠掌握更多有關物理的知識,并且能夠將其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為生活帶來便利。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可以通過對學習方法的改變,來加強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以及實驗教學法來輔助于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多樣教學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不僅能夠使物理學習課堂更加充實,同樣也可以減輕學生的物理學習負擔,讓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更加簡單。
關鍵詞:多樣教學;初中物理;結合生活;協作意識;實踐能力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教育領域也取得了許多十分優秀的成績。其中教學方式的多樣變化,便是教師教學水平逐漸提升的體現之一。教師在教學課堂中針對教學內容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能夠充分的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的引導作用,讓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更具效率。除此之外,多樣教學的應用還能夠為學生的物理學習習慣以及物理學習方法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以及氛圍。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積累的教學經驗,對多樣教學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有效應用進行了一番簡單的探討,希望能夠給廣大師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一、結合生活,輔助學生理解
初中作為學生初步接觸物理知識的學習階段,其學習內容大部分都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關。因此結合學生的生活來輔助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便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的有效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將教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能夠更快的理解課本中的物理知識,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的物理意識。
例如,教師在講解“溫度與物態變化”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物質在物態變化中發生的吸熱或者散熱過程,教師可以以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作為教學輔助案例完成學生對于教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這樣向學生提出:“在剛剛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汽化是要吸熱的。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體驗,在我們洗澡結束或者游泳結束滿身水珠的走出浴室或者游泳池的時候,身上被風吹過時,總是感覺到異常的涼爽。而這也就是汽化的體現之一,蒸發。在這一過程中,液體由液態轉化為氣態,需要吸熱,而我們的身上的水珠在轉化過程中吸取了我們身上的熱量,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感到寒冷的原因了。”除了汽化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其他案例,來輔助學生對于其他物態變化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同時輔助于學生的物理理解。
二、小組合作,培養協作意識
物理作為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之間的配合以及合作。因此學生在小組中的協作意識也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內容。小組合作作為一種體現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同樣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對合作意識的了解以及重視,進而提高學生在合作中的協作意識。
例如,教師在教授“長度與時間的測量”這一部分教學內容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協作意識。教師在教學課堂中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教學活動:“現在大家的面前都有一份相同的實驗要求,上面有不同長度的線段以及其他可以用來測量的物理標志。接下來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對實驗要求上的物理標志進行測量,同時小組內的學生還應該利用手中的計時工具記錄本組完成物理測量工作所用的時間。在所有組都測量結束之后,我會對大家的測量結果進行檢驗,同時根據大家所用時間來判斷哪一個小組是本次活動的勝利者。”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對物理基本操作的練習,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協作意識。這樣的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物理水平以及個人素質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
三、實驗教學,鍛煉實踐能力
物理作為一門以實驗探討為主的科目,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成為物理水平的主要體現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該為學生提供鍛煉實踐能力的實驗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實驗過程中充分鍛煉自己的物理基本操作,同時培養自身的物理意識以及實驗意識。
例如,教師在教授“伏安法測電阻”這一項實驗內容時,同樣可以通過實驗教學來鍛煉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實踐能力。教師在學生的實驗操作開始之前應該先向學生演示一遍實驗過程,同時講解實驗過程中的重點注意項目。接著教師應該對實驗室內的注意事項,對學生進行一一的講解,以保障學生在實驗進行過程中的安全。在學生的物理實驗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對學生的操作進行重點的關注。這樣教師不僅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還能夠及時糾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加強學生在物理實踐中能力的鍛煉。
總而言之,不同的物理教學內容適合于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高效的物理教學課堂不可能是由單一的教學模式所組成的,它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探討,并且結合所教授班級內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來確定多樣教學方式的應用。恰當的教學課堂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快的掌握物理知識,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物理學習過程更加簡單生動。
參考文獻:
[1]李啟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
[2]羅海東.關于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