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玖玲
摘 要:生本課堂是指以以生為本作為教學原則,以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為目標,以鼓勵學生資助探究學習為手段的一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生本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要去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學生興趣為教學切入點,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表達個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綜合能力。為此,文章以初中數學為背景下,探究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生本教學模式的實踐策略,以便構建高效的初中數學課堂。
關鍵詞:生本課堂模式;初中數學;高效課堂
生本課堂模式是新課程改革后教師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的新成果,強調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在課堂學習活動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鍛煉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知識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并轉換師生角色,將課堂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構建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加強與學生互動,鼓勵學生發展個性。基于此,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活動效率與效果,以便構建高效數學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01
一、直觀情境引導,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
高效課堂的直觀表現為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充分發揮出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導性,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課前導入環節對高效課堂的構建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導入內容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所要學習內容的興趣,教師應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與能力直觀的創造引入情境,快速集中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進入到學習情境中[1]。
例如,在教學《從算式到方程》這部分知識時,學生剛剛升入初中,數學學習思維仍未轉變,還停留在小學階段,習慣了通過算數的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對于如何設置未知數解決數學實際問題還存在一定難度。教師可以創建這樣的情景:卡車與轎車同時從小明家出發,向相同的方向出發,卡車的速度為每小時50km,轎車的速度為每小時70km,轎車與卡車相比,提早1小時經過小敏家,問:小明與小敏家相距多少米?在學生審題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利用算術的方法解決這道應用題,給予學生小組討論時間;通過算術解法學生會發現解決問題過程過于復雜,而且極容易出現錯誤。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題目中已知條件以及量之間的關系,通過設未知量的方式解決問題。這種利用實際問題創設直觀情境的方式,便于學生理解問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快速而高效的解決問題,從而也便于教師引導學生。
二、實現角色轉換,激活課堂學習氛圍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猶如“保姆”,而學生猶如“哺乳期嬰兒”,教師事無巨細的將知識傳輸給學生,學生被動的接收知識,教師不了解學生的接收情況,學生也并不理解學習數學的意義與目的,久而久之,導致師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學生也厭倦了教師每天不厭其煩的重復知識點,從而影響了課堂效率。高效初中數學課堂的構建應注重師生之間角色的轉換,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者,主動的、積極的配合教師完成教學活動,而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指導者,關注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中的狀態,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減少對學生思考方向以及邏輯思維的干預,從而在實現學生能力鍛煉基礎上,提升課堂教學效果[2]。
例如,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這部分知識時,學生已對設未知數列方程有了了解,但是在方程中出現兩個未知數的形式仍然第一看到,在教學過程中可以以學生熟悉的雞兔同籠問題給予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利用設置兩個未知數的方式解決問題,從而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如現有雞兔籠統若干只,頭共35個,足共94只,先利用學習過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讓學生觀察一元一次方程中已知關系的表現形式,從設置兩個未知數的方式自主探究問題的解決。自主探究寫作解題過程,并以小組為單位表達自己的解題思路,最終與教師一同進行總結,使整個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充分的表達自己,更深刻的理解知識。
三、注重課堂實踐,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需要理論學習與知識實踐相結合才能保障知識扎根于腦海中,融入到學生的能力中。而數學本身也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應有效結合理論教學與知識實踐,使學生獲得更多親身體驗知識與感知知識的機會,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
例如,在教學《旋轉》這部分知識時,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事物提煉出事物的代表性形狀,可以將形狀打印出,也可以利用紙張制作出,帶到課堂上,按照不同的角度旋轉圖形,觀察旋轉后圖形的變化情況,感知旋轉現象,從而加深引入,讓學生分析旋轉的性質與特征;并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旋轉立體事物,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再引導學生精確旋轉角度觀察圖形的變化,分析圖形旋轉過程中的中心點以及方向,理解旋轉的三要素,并利用風扇、鐘擺、秋千等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引導學生實踐旋轉,從數學學科思維出發掌握圖形旋轉的性質與特征。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本課堂模式在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中的實踐對提升數學教學效率與質量都有著重要意義,而且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養成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創建愉快、和諧的氛圍,使學生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切實實現能力的鍛煉。
參考文獻
[1]韋慧.初中數學生本課堂藝術性導入實踐研究[J].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32(10):128.
[2]李文波.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新課程·中學,2018,29(8):141.
[3]劉志紅.試析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J].中國新通信,2018,20(9):189.
(作者單位:湖北省荊州市松滋市南海鎮南海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