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榮 葛媚媚 趙雪
摘要:PPP項目是目前一種新型的項目建設模式,在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國家環(huán)保建設項目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數量和建設規(guī)模都在逐步增大,投入的資金和資源也隨之增多,進而增加了項目風險,、為打破融資瓶頸,降低融資風險,各級政府加強了對PPP運作模式的探索,并深入分析PPP項目融資風險,針對風險產生的源頭及影響因素,制定相應的應對措施,以期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到國家公共建設事業(yè)中來,從而為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
關鍵詞:PPP項目;融資模式;融資風險
現階段,我國各級政府加強了對PPP項目的重視力度,隨著各種類型PPP項目數量的不斷增多,其所體現出的優(yōu)勢得到各級政府的青睞。PPP項目建設周期長,項目投入運營后對區(qū)域內的經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都起到了促進作用。PPP項目建設需要強大的資金做后盾,因此需要參與的企業(yè)廣開融資渠道,為PPP項目的健康運轉提供保障,進而使得融資風險也隨之加大。為有效應對PPP項目融資風險,需充分了解融資風險類型,深入挖掘其風險成因,由此才能對癥下藥,為PPP項目的健康發(fā)展助力。
一、我國PPP項目融資風險概述
(一)PPP項目融資風險的含義
PPP是對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本進行整合,通過二者的有效合作來完成項目建設。主要涉及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如供排水項目、道路交通、衛(wèi)生醫(y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等領域。由社會資本為這些項目的建設提供資金和建設,與政府在平等協商的原則上簽訂合同,政府和企業(yè)在項目建設期問,全程參與共同協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PPP項目的順利進行需要融資作為支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PPP項目由多個融資主體參與,其中企業(yè)的身份也是一個融資主體。企業(yè)的參與可進一步緩解政府部門的資金壓力,降低其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投資風險,同時也可以不斷豐富社會公共項目建設模式。另外,PPP項目中政府和企業(yè)是平等合作的關系,二者對項目建設風險和收益采取共同承擔的原則進行,使得PPP項目的融資風險只限于該項目本身,沒有其他方面的追索權。所以PPP項目的風險存在于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由于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容易受到政策、市場等外部環(huán)境以及項目建設期問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進而會影響到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嚴重的甚至導致項目失敗,這就是PPP項目的風險。
(二)PPP項目風險的特點
1.融資風險具有多樣性
PPP項目的參與主體較多,不僅包含與社會上私人資本的各項合同、協議等風險因素,同時還有政府部門對項目的建設規(guī)劃以及發(fā)包、監(jiān)管和保障項目順利運營的能力.、并且因PPP項目建設內容的不同,所面臨的風險因素也具有顯著差異,如道路橋梁建設項目因建設區(qū)域地質類型的差別,所面臨的自然地理風險也各不相同,同時開發(fā)項目面臨的政治風險、經濟風險也多種多樣。
2.融資風險的偶然性
PPP項目融資風險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偶然性。由于項目建設的外部環(huán)境和內部環(huán)境的復雜多變性,導致項目在投融資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因素較多,并且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預知性,從而也就無法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來預防和控制風險。
3.融資風險的不確定性
由于PPP項目投資結構、融資模式以及企業(yè)和政府合作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其項目組成形式的多樣化,由此導致PPP項目風險的表現形式不僅多樣且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4.融資風險的階段性特點
PPP項目融資風險隨著項目建設時問的推移及進展情況,會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點。PPP項目在不同的建設階段,受到的影響因素也明顯不同,隨著投入資金、資源數量的不斷增多,項目管理難度的加大,風險概率也隨之增大。尤其在項目重點建設階段和后續(xù)完工階段,政府和企業(yè)所投入的各項資本都已消耗了半數以上,工程質量是否達標、實際消耗是否控制在計劃之內、貸款能否償還等問題的存在,使得項目風險也逐步變高。
二、我國PPP項目融資存在的風險
(一)金融風險
PPP項目融資風險所面臨的金融風險主要體現在利率風險、外匯匯率變化以及因通貨膨脹帶來的風險。當市場利率出現較大波動時,由于原材料成本發(fā)生變動、私營資本貶值等問題的出現,進而會給PPP項目造成損失。同理,外匯匯率發(fā)生變化時,外匯可兌換風險也隨之加大,由此會給某些合作項目進度帶來不利影響。另外,由于通貨膨脹導致貨幣的購買力隨之下降,從而使得項目總體成本增加,項目收益隨之減少。
(二)信用風險
PPP項目的實施需要諸多部門和工程參與方組成,在政府和企業(yè)按照合同規(guī)定正常履約的情況下,如果項目建設過程中,由于項目參與第三方不能按照合同規(guī)定進行相應的履行職責與義務,甚至會由于某種原因發(fā)生違反承諾、不履約情況,由此導致的工期延誤引發(fā)的危害與損失,將會影響到項目的順利進行。另外,南于合同、文件存在的風險。項目在具體實施階段,對某些新情況、新問題無法預知,當問題發(fā)生時,合同文件中缺乏對新問題的界定,進而容易增加合作方之問的糾紛。
三、PPP項目融資風險的應對措施
(一)政治措施
PPP項目在融資過程中,容易因法律變動、政策修改或政府部門違反承諾而引發(fā)政治風險,因此要增強對政治風險的預防,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有效應對。首先,企業(yè)和政府相關部門在簽訂合同時,要對風險補償、私營部門有權終止合同內容等相關內容給予重視和完善。私人企業(yè)要針對當前的政治環(huán)境對項目所存在的政治風險進行預測和評估,當發(fā)生類似風險時時政府部門應承擔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這些內容要在合同相關條款得到體現,從而降低私人企業(yè)的政治風險。其次,為了確保企業(yè)和政府利益的最大化,可聘請第三方公司進行擔保。當風險發(fā)生時,可以借助第三方公司的擔保程序來降低政治風險對私人企業(yè)造成的損失。
(二)出臺匯率擔保政策
民營合作方在PPP項目融資過程中的匯率風險問題,可借助政府出臺的匯率擔保政策進行相應的轉移。在PPP項目實施階段,政府需根據項目建設特點、市場環(huán)境規(guī)律等出臺相應的匯率擔保政策,通過與銀行合作,簽署利率互換協議來降低利率變化及通貨膨脹對項目造成的損失。政府部門的有效擔保,保障了民營企業(yè)和個人利益的最大化,為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政府公共事業(yè)項目建設中創(chuàng)造了條件。
(三)完善PPP項目融資立法
我國的PPP項目融資風險的規(guī)避與控制需從優(yōu)化融資外部環(huán)境人手,所以國家要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和PPP項目融資現狀,通過對現有融資體制和相關政策的深入分析,來實現對PPP項目融資相關立法的不斷完善與升級,從而為PPP項目融資相關活動的開展提供行動指南,讓具體的法律法規(guī)和相關政策對PPP項目融資活動起到規(guī)范和約束的作用。同時PPP項目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地方政府要增強項目執(zhí)行的規(guī)范化程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資過程中的政治風險。
四、結語
“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為我同步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分工提供了載體,市場經濟發(fā)展迅速且快速融入國際市場化的氛圍中。經濟全球化格局的形成,使得我國所面臨的經濟環(huán)境也日趨復雜,同時面臨的風險因素也逐步增多。PPP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應用,不僅為緩解政府資金壓力提供了助力,同時也使社會資本得到充分利用,是有效解決我國公共設施建設和需求之問矛盾的重要方式,所以要增強PPP融資風險的防范能力,從完善融資立法、出臺匯率擔保政策、強化融資風險管理等多角度人手來為PPP項目的健康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鵬鵬.社會資本投資基礎設施項目的PPP模式可行性研究[D].石家莊:石家莊鐵道大學,2018.
作者簡介:
胡慧榮,葛媚媚,趙雪,陽泉公路分局舊關隧道管理站,山西陽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