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齊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改進和優化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已經成為了廣大一線數學教師關注的焦點問題。新課程理念的沖擊使得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早已不能再滿足當前的教學需要,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積極地通過創新課堂導入、運用問題引導、加強實踐教學等手段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運用能力得以切實提高,使得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果得以優化,并獲得全面提升。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優化;導入;問題;實踐
傳統的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大多數教師以學生的成績論英雄,而忽略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且,大多數教師存在著嚴重的唯書、唯教材觀念,很少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使得教學與生活嚴重割裂,這些都對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了嚴重的制約作用。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新思想、新觀念,主張將學生當作教學的主體,更加注重學生主動性的調動,同時把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這些都使得課堂教學形式的轉變和改革迫在眉睫。作為初中階段重要課程的數學教學而言,教師應一馬當先,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形式和內容,以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一、創新課堂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單一、死板的數學教學方式使得數學課堂沉悶、壓抑,只會讓學生在課堂上懨懨欲睡,對學習提不起興趣來,在此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可想而知。要想改變這一教學狀況,初中數學教師在課堂上,就必須從教學活動的首要環節——課堂導入來著手改變,通過幽默的語言、生動的多媒體、趣味十足的游戲等手段來創新課堂導入形式,將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快速地吸引到課堂上來,使得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良好的互動、交流,從而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使得課堂教學活動得以在活躍的氛圍中順利進行。
例如,在學習《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我就通過創新課堂導入形式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我利用唐代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來進行課堂導入,并讓學生思考其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中蘊藏著什么數學知識。接著,我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了日落與天際線的位置關系來引出新課內容,將學生的注意力快速地吸引到了課堂教學中,并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濃厚興趣,為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二、運用問題引導,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問題是激活學生思維活動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來啟發和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和分析,并通過回答問題與教師產生良好的互動,給予教師及時的教學反饋。在師生互動環節,教師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的思維,并對學生解決不了的難題進行指導,從而促使學生的定式思維得以突破,從更廣闊的方向來思考和分析問題,最終有效地解決問題,進而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啟發和提高。
例如,在學習《實際問題與二次函數》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通過運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以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二次函數與市場營銷聯系密切,但是市場營銷是一道復雜的數學問題,又是漲價,又是降價,學生直接讀題會因弄不懂題意而無法解答。在教學時,我就將原來的問題分解成了有梯度的五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首先幫助學生回憶利潤、售價、進價之間的數量關系。其次,引導學生思考題中的兩個變量——定價和利潤。再次,將漲價換成降價。最后,將書中的題目完整地呈現給學生,如此學生很快就能夠解答。這樣一來,我通過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循序漸進的認知過程,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了啟發。
三、加強實踐應用,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
只有將知識放在具體的實際問題中才能有效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調動學生積極探索的欲望,并使得學生養成用數學眼光看待問題,用數學思維分析問題的習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和綜合素養。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應將數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賦予枯燥的數學知識以強勁的生命力,讓學生在熟悉的事例中著手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得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得以切實提高。
例如,在學習《弧長和扇形面積》這部分內容時,我就通過加強實踐應用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課上,在學習了扇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后,我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裝修問題來引導學生將知識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當中。例題:制造彎形管道時,人們經常要先按中心線計算“展直長度”,再下料,那么,怎樣計算管道的展直長度呢?這樣,我通過畫圖引導學生思考,并讓學生間通過互相討論、分析來寫出解題過程。如此一來,便使得學生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中深化了知識理解,發展了數學思維,提高了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指導和影響下,初中數學教師應力爭精益求精,在教學中不斷地研究、探索,實踐和改進教學策略,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得以優化,使得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綜合素養得以切實提高,從而為今后的深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小云,盧曉忠.論現代教育技術支持下的探究活動[J].數學教育學報,2006(3).
[2]陳晨.如何采取有效對策實現數學課的有效教學[J].新課程學習,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