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群
摘 要:知識從生活中而來,同時知識最終運用于生活,以此為基礎,小學數學教師必須積極、及時地進行教學改革,盡量縮短教學和生活之間的距離,讓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更強,這樣既能直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更可以為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形成合理的邏輯思維能力,利用數學思想及數學知識來改造我們的現實生活。因此,小學數學生活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把課堂教學中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努力方向。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實際,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力求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無窮趣味,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現狀
(一)生活化數學教學不全面,重視度不足
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一直存在,但是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并不普遍,只是在日常數學教學中,可能順帶使用過,并沒有正式將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作為一種主要的課堂教學方法,對生活化的數學教學重視度不足,導致數學生活化教學開展不全面,開展成效有限。
(二)缺乏數學課題生活化探索,教學情境帶入不足
在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對數學課程中的生活化知識點的開發并不到位,缺乏對數學課程知識點的生活化探索,因此,并不能將更多的數學知識點生活化,很多抽象的數學教學依然抽象生硬。在開展數學生活化的教學中,教師往往不能有效創設教學情境,學生的生活化學習缺乏有效情境,教學成效也不理想。
(三)信息化教學不足,教師教學能力有限
目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在使用信息化教學的嘗試中嚴重不足,數學課堂依然是以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開展的,這種教學課堂成效提升緩慢,不能有效利用各類教學資源,不利于數學課堂的與時俱進,也不滿足現階段教學的新需求。信息教學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教師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有限,他們在開展信息化教學中缺乏經驗和方法。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將數學問題生活化,尋找生活中的數學
當前,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中,教師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欲望,因此,要讓學生明確數學的無處不在,感受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例如,數學教師在開展“對稱”的課題教學中,以自己戴的眼鏡壞了需要重新配一副新的眼鏡為情境展開課堂,將孩子們帶入對稱世界中。學生通過折、畫、剪等活動,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成具體實物,在動手操作中感悟、體驗,使得學習知識和提高能力同時得到發展。數學教師要確保數學課堂環環相扣,步步推進,課堂習題更是有步驟、有層次的提升,將難點“畫下來”“剪下來”耐心為學生講解。通過動手剪裁創造美,動手折疊感知美,圖片呈現欣賞美,感受到了軸對稱圖形數學課的別樣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小組合作交流很快將題目中所有的可能列出來并進行展示。通過將復雜抽象的問題生活化,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敢于放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處處體現著數學魅力。
在生活化的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發言,敢于讓課堂安靜,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并恰到好處地進行點播,形成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生活化的數學理念已經深入到教學之中,通過不斷優化數學教學方法、理念,不斷地應用、完善和改進教學策略,促進數學教學成效不斷提升。
(二)帶領學生發現和探索生活中的數學,創設數學教學情境
數學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灌輸學生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觀念,要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數學有用。在日常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一些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和現象進行思考。這需要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創建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情境,例如,教師可以在課上向同學們展示一段視頻,視頻主要反映的就是一些簡單的生活場景和生活現象,視頻最好是連續的片段或者故事,視頻結束后,教師要求學生指出其中的數學知識點有哪些,這樣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提升觀察能力和聯想能力,有的學生會想到拉面師傅在反復的拉面制作中面條由最初的一根變成兩根,由兩根變成四根,這明顯就是乘方的原理運用啊,有的學生發現裁縫的衣服制作中,需要用到對稱的設計和剪裁原理,才能保證衣服穿著舒服,有的學生聯想到街邊小販買的冰糖葫蘆,反映的是直線和圓之間的關系等等,通過這樣的生活化場景帶入,學生在一個個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學到了不同的數學知識,對很多數學現象也更加理解,數學學習效率大大提升。
(三)引入信息化教學模式,開展創新微課教學
微課展示制作者的聰明才智。短小精悍、一針見血的數學微課發人深省。現階段,微課項目學習也是有效的數學教學模式,數學教師要積極探索“微課”在課堂教學創新應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廣各地區的典型案例和先進經驗,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利用信息化元素開展數學項目學習,教師針對某個學科的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境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網絡課程。數學教師在設計“微課”項目時,選題要小而精,設計要有創意,遵循“值得學”“想去學”“容易學”的設計原則。而小學數學“微課”,更是以數字技術為特色,以導學、助學、拓學為教學環節,圍繞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開展教學。例如,開展小學數學微課“動手做”“小小鞋店”“捉迷藏”等項目,借助信息化教學方法,利用科學的思想指導和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逐步建立富有教學魅力和個性風格的教學特點。
(四)加強教師培訓,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
在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的教學中,教師要提升課堂教學成效,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借助信息技術及其相關設備是必要的。但是目前小學數學教師整體信息化教學水平有限,對此,需要進一步提升小學數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加強信息化教學培訓。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專業化的發展,讓小學數學教師將信息化技術與實際課堂教學更好地結合起來。學校要積極組織小學數學組全體教師開展微課、計算機應用、多媒體教學等專題培訓活動,采用了層層深入的方式,深入淺出且細致入微的講解場景、背景、鏡頭、字幕、音樂、錄音、語音合成等操作的具體方式,讓數學組的教師都觀摩學習。當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高度重視每一位教師信息技能的培養。通過培訓引導教師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手段與媒介,促使教師在今后的課堂中更好的應用微課進行教學。例如,講到六年級數學圓的面積公式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推導時,通過大屏幕讓學生看到切割、組合轉化的過程,生動而形象,活動的鐘面、計數器、算盤、圖形的切割平移等學科工具的運用,讓抽象的知識展現出來,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實現教學資源的豐富和拓展,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升。
三、總結
目前,小學數學生活的教學中,還需要盡快進行課堂教學改革,不斷優化數學生活化教學途徑,創新教學方法,通過信息化教學模式的嘗試,強化教學師資力量建設,不斷提升數學生活化教學水平,通過多種措施的運用,不斷提升小學數學生活教學成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和質量,推動小學課堂教學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丁霞.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學周刊,2018(19):35-36.
[2]李海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研究[J].學周刊,2018(03):36-37.
[3]林秀媚.淺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7(07):65-66.
[4]劉秀明.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