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偉
摘 要:高中數學教學是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任務,具有內容多、學習時間短、計算量大等特點,怎么樣才能提高學生復習的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呢? 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審題能力,提高算數能力和速度,提高閱讀能力和識圖能力是高三學生復習的基礎條件;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創造自我能力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應該多指導、多鼓勵學生,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復習。如何讓考生考出優異的成績,已經成為每位家長和老師心中最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數學教學、主動學習、興趣
一、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審題能力
1、提高算數能力和速度
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概念,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在高考的時候有很多的學生因為概念和公式的問題,丟失了很多的分。不管在多么復雜的題目要求下,都要從最基本的知識和公式入手。數學試卷是由算數和證明命題等一些大題組成的,學生首先要解決運算這個問題,高考的算題量特別大,學生們只有在平時的時候多練習、做一些模擬題在高考中才能以不變為萬變。教師在講解一道題的時候,要告訴學生申清題目的意思,傳統的教學思維總是以為說出這個題的數學表達式然后再說一個答案,學生就能夠算出來,這種模式會導致學生更懶,應該培養學生學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在復習的時候要以基礎知識為重,在這個基礎上出一些題讓學生去思考、解題,不提倡學生使用計算機算題,掌握一定算數的規律。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要提高運算能力的準確性和速度性。
2、提高閱讀能力和識圖能力
做好理解數學題目的意思,也是高考數學中重要的一部分,通過閱讀理解題目,進而分析、解答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閱讀題目的時候,把關鍵詞著重去讀,時間一長,學生就懶得自己去發現對解題有用的知識,應該讓學生自主去發現解題的相關信息,教師講解完一道題的時候,應該出一道相近的題讓學生去解答。在考試的時候有的題目是由題目和圖組成的,有的題目沒圖但需要學生把圖畫出來,在教學中,教師代替了學生的思維,幫學生寥寥幾筆的就把圖畫了出來,缺乏鍛煉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在考試中,學生卻因為畫不出來圖而解答不了相應的問題,所以在平時課堂上教師就應該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識圖能力。
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創造自我能力
1、主動學習
學生只有主動學習,對數學公式、解題思路感興趣,才能更好的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和實施。讓學生有興趣的去學、去探索數學知識的奧秘。教師在復習數學的時候要做到,一節課不僅僅是講例題,講課,更多的是要讓學生自我操作實施,看學生在這道題上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解決問題能力和運算能力。學生真正學到了多少,才是講課的重中之重,例如在復習的時候學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師千萬不要去插手。
2、分組學習
教師要去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根據他們的情況,分成幾組去學習,分享自己的做題方法,找出更快、更簡捷的解題方法,互相學習積累經驗。教師要多鼓勵學生,不要讓學生意氣用事,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良好素質
學生做題的時候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想考出水平,必須要申清楚題目要求、算數能力準確、檢驗要仔細。學生在沒有看懂題目的時候不要下筆去寫,要看清這道題目運用的是哪個知識,應該有什么公式去解答,要理清思路,過程要簡潔明了、表達完善,讓閱卷老師一看就能看明白。不要求寫的多少,只看答案的質量問題及最后結果。讓學生把每次的小考都當成非常重要的考試,不能輕易放過任何一次檢驗自己的機會。有的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多做一些題或者把基本知識掌握好,就能考試成功,其實這只是一部分,考試也考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學生由于害怕考試的時候失分,因此就會出現緊張、不知所措、手抖等現象,因此學生需要在平時學習中就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
四、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提高創新意識
提高教學的創新能力,就要求教師應該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學,找出不恰當的教學方式進行研究分析,讓教學過程更有新穎性、創新性。在每次考試過后,跟每位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失分點,給他們提出應該向哪方面改正的意見,幫學生制定一個復習目標,讓學生有目的的去復習,有問題向老師尋求幫助。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針對每一方面的問題,制定出每天的學習安排和調整。上課注意力集中,課下積極復習,找出不懂不會的詢問老師,提高學生主動意識。鍛煉學生學會自我復習、完善自己大腦中丟失的知識,找到學習的興趣。找出以前的真題演練,在復習某個知識點或者復習某個單元的時候,根據以前高考真題出的知識點,檢測自己的復習狀況以及復習知識的完善程度。教師要通過讓學生分享來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給出評價,成為學生學習上的良師益友,班主任通過分享,讓學生放松心態,認真迎考,指引學生走向成功。家長通過分享,了解孩子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成為孩子學習上的朋友。同學之間互相分享自己在復習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難以及解決方式,不懂不會的也可以跟同學去交流去探索其中的奧秘。教師把本單元所有的知識點都匯總起來,重難點標識出來,讓學生把去書中找公式的時間節約出來,從而做更多類型的習題,對以前做過的習題、單元測試上的錯題整理到錯題本上進行反復的解決整理,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做題的時候,判斷題要注意概念能力的問題,選擇題要注意公式的運用,解答題要注意解題思路和過程。
五、總結
高三是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促進學生成為吃苦耐勞的全能型人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審題能力,提高算數能力和速度,提高閱讀能力和識圖能力是高三學生復習的基礎條件;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創造自我能力,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提高創新意識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應該多指導、多鼓勵學生,讓學生有興趣的去復習,從而更快速的提高成績。
參考文獻
[1] 董裕華.數學有效教學的研究與思考.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7(12):48-52
[2] 許麗.追求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江蘇教育研究,2016(4):39-42
[3] 王洪偉.課堂實現有效教學若干因素的研究.《基礎教育》月刊,2006(12):27-29
[4] 劉永東.九年級幾何復習課有效教學策略探索.《廣州教學研究》,總第4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