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莉
摘 要: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思政青年教師的培養需要行之有道,文章從微項目研究入手,詳細介紹了青年教師培養的微項目選題、實踐、分析、指導、關懷、評價,致力于優化青年教師的學習方式,實現教師角度的深度學習。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思政青年教師;微項目;學習方式
作為承擔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任務的主要載體之一——思想政治課學科地位十分重要,青年教師是這一專業群體中重要的后續力量,關系到學校的教育生態和學科的長遠發展。實踐中發現,微項目研究入有助于學科青年教師優化學習方式,推動學科師資隊伍的高起點建設。
所謂微項目,即教師對教育教學中的某個問題或困惑展開項目研究,以期獲得答案或者優化工作效率?!拔ⅰ笔紫任⒃谶x題,項目切口很小,也許只是“如何管住那一個課堂總是講話的學生”或者“布置一次學生喜聞樂見的家庭作業”,易上手易操作;“微”還微在時間短,一般微項目研究時間控制在一個月或者一個學期之內,這樣的短時研究能夠幫助青年教師及時發現及時反思,學會學習,實現快速成長;“微”還微在項目組成員少,一般教研組內青年教師不會特別多,1-3人而已,鼓勵單人開展微項目研究,這樣能夠更加集中精力,心無旁騖,觀察項目研究的每個細節,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思政青年教師的學習效率和專業發展能力。
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開展思政青年教師微項目研究,優化他們的學習方式,培養青年教師的專業自覺和專業自信。
一、適切的微項目選題
項目選題是整個研究的首要環節,也是重要環節。基于青年教師自身特點及所帶班級年級特點,選題一定要注意貼合師生和學校實際。例如一位剛剛走上講臺的教師,她的選題是:新教師怎樣上好第一次課?這個選題是她從暑期八月就開始著手研究的。通過資料搜集、問卷調查、其他教師訪談和組內集體備課,她明確了兩個方向,即“講好故事,管好紀律”。在講好故事這個環節,她精心準備了“狼孩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點明主題,驅動學生帶著興趣與好奇開展新課學習;在管好紀律這個環節,她虛心請教了班主任與資深教師,試著學會課堂觀察與應變,努力實現課堂的全員管理。在課結束之后,她及時進行書面反思,將之記錄在自己的教學日記里。應該說,這樣的一個微項目研究跨時不足一個月,但是這位青年教師的收獲絕不是簡單的一節課,她是從這個項目開始,真正懂得了教育教學的切入點在哪,洞悉了教師視角的學習角度。
二、扎實的微項目實踐
微項目雖然“微”,但是研究來不得半點馬虎,需要縱觀全程,確定好各個研究階段,如理論研究階段、推演論證階段、具體實施階段、總結反思階段以及質量評價階段,如能按部就班從容進行,就能保證研究效能最優化。同時,要認真準備研究的方法,如理論研究法、實踐探究法、調查問卷法等,豐富的方法能提供多維的數據,促進微項目研究的科學化。在研究過程中,還要盡可能地預設可能發生的問題、遇到的困難及自己的創新之處,在研究過程中一一比對,實現項目研究的實證化。在經歷這樣的全程研究與分析總結之后,思政青年教師的學習素養和研究素養將會得到極大提升,這必將有助于他們盡快站穩講臺,成為成熟教師。
三、細致的微項目分析
這里所說的項目分析,既有對項目實施主導方即青年教師自身的分析,也有對項目實施主體方——學生的各維度分析;既有對項目實施前相關情況的靜態分析,也有對項目實施中研究內容的動態分析,還有對項目結束時呈現結果的定量定性分析;既可以有對本項目的分析,也有對與本項目對應的其他項目的分析。通過多維分析,青年教師豐富了學習體驗,細化了學習維度,也端正了學習態度。
四、精準的微項目指導
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才剛剛起步,蹣跚學步的過程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這其中離不開組內資深教師和自己學科師傅的精心指點。這樣的指導要注意兩方面:第一是要“指方向”,指導老師要幫青年教師指明教育教學研究的方向。如微項目《“干凈”我們的課堂語言》,項目起因源于青年教師對于自己課堂語言不夠凝練的察覺,在仔細推敲和思考的基礎上,指導老師提出兩個方向:一是課堂無效或低效語言的觀察,二是有效語言的準度與凈度。從研究的方法來說,這兩個方向其實是需要運用不太相同的研究方法,前者是觀察法、調查法,后者是實踐法、比較法等,青年教師有了這樣的可行性強的指導,會更加明確目標、增強動力。第二是要“放開手”,要相信青年教師的知識儲備和學習熱情,該讓他們去思考的地方要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與鉆研。
五、人本的微項目關懷
“人是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立德樹人,我們所有的教育教學都要歸結到“人”這里來,這里的“人”既有學生,也有老師,所以我們要關注師生的感受,要讓身處在教育中的人身心愉悅、精神充盈,就必須要提倡微項目研究中的人文關懷。學生是項目研究的重要服務對象和目的,因此要關注學生在項目研究中的付出與收獲,比如一位青年教師的微項目《法律知識競賽優化策略》:項目初期,他設計的法律知識競賽問卷多關注具體法律名稱、立法時間等,讓學生做選擇題,仔細區分這些細碎的知識小點。到了項目中期,他在研究與比較的基礎上對問卷進行了內容的優化,更加關注與青少年密切相關的具體法律法規。研究后期,他進一步更新了問卷手段,采用網絡問卷和小品表演的形式,學生對這樣的競賽喜聞樂見,真正實現了全身心參與。這樣的人本視角,能觸發青年教師的學習體悟,使他們在學習教學的過程中有更深層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六、客觀的微項目評價
青年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公正客觀的評價,因此我們要注意微項目評價的理性與科學性。既要有過程性評價,也要有結果性評價;既要創設評價情境,也要呈現評價維度;既要看到青年教師在微項目研究中的成長與進步,也要指出他們在研究中的局限與不足。更重要的是,公正客觀而有建設性的評價能很好地為他們后面的研究與成長指路,助力青年教師的拔節孕穗。
總之,核心素養培育任重道遠,微項目研究助力青年教師學習成長行之有道,我們要繼續鉆研探索,助推青年教師的教育學習行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