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興
摘 要:“預習練案”實質以“學案”為載體“導學、訓練”為手段的一種教學模式,它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行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使學生獲得自我發展的空間,而且也能夠有效實現“教”與“學”的完美結合,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將從“精心設計預習練案”“優化自主預習”“注重合理評價”三個角度進行分析,談一談淺析預習練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
關鍵詞:預習練案;高中數學;設計;自主;評價
“數學是掌握一切科學的鑰匙”。數學知識涵蓋了航天、天文、地理、建筑、醫學、城市規劃等日常生活領域,可見,學好數學對未來個人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而高中數學既是個人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時期,也是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和數學素養提高的關鍵時期。一個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對于教師而言,教學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有效的教學模式,毋庸置疑,“預習練案”教學模式,它改變了以統、獨、偏為特征的傳統課堂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增強教學有效性為目的,較好地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課前的預習、課堂的學習及課后的檢查中,以此為導向進行學習和總結,充分體現出了現代教育的特征。另一面,對于學生而言,依據“預習練案”進行數學學習,既有利于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和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形成與發展,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為進步高等學府學習數學專業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由此可見,如何充分發揮出預習練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顯然已成為每個數學教師都應必須深思的重要問題。
一、精心設計預習練案
“預習練案”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編寫的一種供學生課外預習和課內自學用的書面的學習方案,并將學習方案示以學生,以此為導向進行學習和總結。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在精心設計“預習練案”中,應先通過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值得注意的是,其一,要將“問題”與所講的新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其二,“問題”的設計要富有啟發性、難度適中,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例如:在教學“集合”這一課錢,為了使學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在設計預習練案中,我會通過問題情境來展開設計,以期讓學生能夠對“集合”這一課的知識有個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如,在編寫“集合”這節課的學習方案中,我可以這樣進行編寫:“軍訓前學校通知,高一年級在操場集合進行軍訓動員,試問這個通知的對象是全體高一學生還是個別學生?”設疑激趣,引導學生聯想新的數學知識,進而有效幫助學習預習和自學。又如:在編寫“隨機抽樣”這節課學習方案時,我可以通過編寫一個有趣的問題來幫助學生自學和預習,像,問題:“假設你剛開了一家食品店,有一天,要對店內的一批小包裝餅干的保質期進行檢驗,你準備怎么做?”顯然,你只能從中抽取一定數量的餅干作為檢驗對象。(為什么?)那么,又當如何獲取樣本呢?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并實現學生自主預習“隨機抽樣”相關數學知識的設計目的。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有效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和分析數學問題的能力。
二、優化自主預習
自主預習是預習練案教學模式中的重要內容,良好的自主預習習慣,不僅能夠極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也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學習慣。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既要制定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教學策略,也要引導學生按照預習練案中的步驟或思路進行有效預習新的數學內容,進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教師也要根據學生自學或預習的結果為學生進行詳細分析,以期使預習練案的作用得以最大化、最優化。
例如:在學生自主預習完“隨機事件的概率”這節課知識后,在課上,首先,我會讓學生先說說自己預習的結果,如,指定一名學生進行發言,學生說出:“隨機事件是指事件發生的隨機性和規律性。”接著我在根據學生自主預習的結果來進行詳細分析,像:通過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做一個拋硬幣的小試驗,并幫助學生歸納總結試驗結果,以此來引導學生對自己所預習的知識有個更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除此之外,我也會通過創設故事情境的方式來優化學生自主預習,如,在預習練案中編寫這樣的一個故事,即:“北宋期間,西南蠻夷某將領啟稟作亂,北宋大將狄青奉命征討,在出征前,狄青為此次討伐結果算了一掛,將100枚銅錢拋落在地上,正面朝上則是我軍必勝,請問,100枚銅錢全面正面朝上!可能嗎?(答案在書中!)”這樣一來,既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也能夠有效地優化學生的預習效果。
三、注重合理評價
評價是預習練案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對不同學生準確而合理的評價,既有利于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也有利于學生達到對所學數學知識的鞏固與提高、遷移與拓展的目的。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評價機制,為分層評價奠定基礎,使評價在教學中作用得以取得最大化、最優化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有效布置相應的作業,以作業的形式來拓展數學知識,并給予相應的評價,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較好的數學學習信心。
例如:在學習完“圓的方程”這一課內容后,我會以作業的形式來檢驗學生的所學成果,并給予合理的評價。然后,我還會讓每個學生交換作業并合理評改,在評改的過程中讓學生可以從成績的對比中,潛意識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期拓展學生思路。最后,在學生掌握圓的方程的基礎上,我還會讓學生自主預習“直線、圓的位置關系”這節課的內容,并在下節課上根據學生預習效果給予合理評價,如,對于完成度高的學生,我會讓其精益求精,給予一定的表揚,對于完成不好的學生,我會給予他們一定的鼓勵,以期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合理評價,讓學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水平。
綜上所述,預習練案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體現出了現代教育的特征,符合新課改教育理念的內在要求,而且還能夠極大的促進學生數學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深刻理解預習練案教學模式的內涵,認清預習練案的本質,強化預習練案的編寫,并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作用,以期使學生數學綜合能力得以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馮濤麗.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1):66.
[2]賈明明.高中數學預習策略的實施[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5(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