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婷婷
摘 要:高中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高考的總分里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高中數學相比小學跟初中時期,難度可以說非常大,同時高中數學跟高中階段其他學科相比,學習起來也不容易。學生經常抱怨數學題目太難、數學成績難以提高,慢慢地會產生厭煩的心理。那么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掌握數學知識,成為當前廣大高中數學教學工作者都需要重視的問題。筆者總結多年教學經驗,簡要分析如何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前言: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九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由此可見數學的重要性,而且在大學階段的絕大多數專業,都必須繼續學習數學,因此學好高中數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師要精心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并且結合學生的特點與教材知識,適當調整舊有的教學方法,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課堂,讓高中數學課堂更加容易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與積極性,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從教師備課方面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1、備教材
高中數學教材是開展教學工作的核心,一切教學方法都要從教材展開。因此備教材非常重要,備教材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數學知識,在必要時教師可以稍微調整原先的課程順序,把同一知識版塊的內容放在一起,比如在必修三中主要的內容是“算法初步”、“統計”、“概率”,而按照原先的順序教完必修三應該教必修四“三角函數”、“平面向量”、“三角恒等變換”,這兩本書之間并沒有直接的聯系,教師不妨把必修四放到后面,把選修1-2提前,選修1-2的內容是“統計案例”、“推理與證明”、“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框圖”,正好跟必修三銜接,而且是必修三內容的加深,加上剛學完必修三,學生可以把這兩本書放在一起學習,這樣不僅能加速他們對這個版塊內容的理解與掌握,還能減輕教師的授課壓力,讓數學課堂更加高效化。
2、備學生
首先,教師要明確自己是學習的引導者、管理者與組織者,而不是課堂的主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其次,教師要分析學生的時代特點,筆者總結有如下四點:第一點是生理成熟比心理提前,他們的外表看上去是長大了,因此他們覺得自己學習數學很容易,但是他們的心理卻沒有成熟,學習起來依舊困難;第二點是信息獲取渠道比以往更多,他們的視野相當開闊,這也就導致他們更加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對學習失去興趣;第三點是價值觀念更加多元化,他們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對待問題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這對教師開展教學來說無疑是好事;第四點是心理問題增多,這點也是絕大多數教師頭疼的地方,比如學習壓力、外界誘惑,這些都是極易造成學生放棄學習的因素。教師在“備學生”時,一定要考慮到以上幾點,這樣才能讓備課更加高效。
二、從教學方法方面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1、實行分層次教學
以往的數學課堂效率低下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教師采取統一的教學模式,不顧學生的數學基礎如何,這樣長久以來,學優生數學能力難以提高,學困生進度很難跟上,全體學生的數學成績成“兩極分化”的狀態,這樣無疑加大了教學的難度。古賢人孔夫子對待學生講究“因材施教”,什么資質的學生享受什么程度的待遇,筆者認為現代教學也是如此,尤其是數學教學,應當開展分層次教學,對于不同基礎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數列的時候,對于學優生提出的目標,應該是能夠解答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相結合的復雜題目,而對學困生的目標則是能夠單獨解答等差數列或者等比數列,等這部分學生的能力稍微提高,再給他們復雜的混合題。
2、創設需要的教學情境
教學情境創設法是一種較為有趣的教學方法,也是能夠比較容易吸引學生的教學手段。這一教學方法正好契合學生價值觀念多元化的時代特點,教師根據課時的內容選擇創設需要的教學情境,用生活、游戲、故事等其他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時,單純的函數計算比較乏味,難以激發學生積極性,這時教師就可以把它聯系日常生活,設計出具體的應用問題:某居民小區內需要修建一塊矩形草坪,為了方便居民平時休閑散步,物業管理公司在這塊草坪內鋪設三條小路,然后把具體的數據與角度放入其中,讓學生開始解答,學生是充滿求知欲的群體,如果把課本內容與現實生活相結合,他們就會積極去解答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這樣的教學過程不僅能提高課堂參與度,還能讓學生明白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明白學習數學的必要性。
結束語:高中數學的高效課堂是無數教師正在探尋的模式,在探尋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教師要勇于面對問題,從根本解決問題,真正構建出學生喜聞樂見的數學課堂,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吳玉國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新一代,2017(08).
[2]趙海兵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幾種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高中版,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