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艷
摘? 要:每一個體系在社會形態多元化發展的影響下,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對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關注程度逐漸加深。加強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能力,對小學音樂教學效果的提升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本文針對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展開詳細的分析,為我國小學音樂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小學;音樂教學;應用
引言:
奧爾夫教學法雖然不是基礎教學方法,但是在戲劇表演學習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學習內容得到最大程度的吸收,是每一個戲劇表演老師都在努力研究、完善的問題。根據大量的實踐研究發現,將奧爾夫教學法合理地融入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對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效果,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加大奧爾夫教學法的研究力度,是提高小學音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節奏教學
對于音樂而言,節奏具有核心作用,因此在小學音樂課程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培養小學生節奏感作為重點。通過將奧爾夫節奏教學法結合運用到教學中,能夠將學生的音樂潛能激發出來。在教學中,老師進行節奏教學時,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通過A A或者AA A的節奏,朗讀姓名、名詞。比如,在學習《一個師傅三徒弟》這節課時,可已將唐僧、騎馬、咚嘚咚進行這樣的斷句,使其具有較強的節奏感。與此同時,還可以通過對成語斷句,培養學生的節奏意識。比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除此之外,還可以尋找一些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句子,讓學生自己進行節奏編輯,可以將拍手或跺腳的動作加在斷句處。這樣的節奏教學手段,對小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動作教學
對于小學音樂教學而言,奧爾夫動作教學法主要包括拍腿、打響指、跺腳、拍手四種,這種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形式、能夠吸引小學生的求知欲,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小紅帽》這節課時,老師將學生排列成圓形隊形,當歌曲開始播放時,學生們順時針踩著節拍移動,歌曲結束后停止。然后聽第二遍,引導學生根據每一個樂句的內容涉及一個動作,將動作卡著節拍做出來。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升教學效果。
三、器樂教學
對于奧爾夫樂器教學法而言,主要有兩種類型,第一種,無固定音高的敲擊樂器,由于生活中比較常見,分類方法比較多。第二種,有音高的樂器,主要根據樂器的音色和制作材料來分類。將樂器結合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每個學生的手中都能有一件,同時學習一個音樂作品時,在老師的引導下,不但能夠使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加強,而且還能促進學之間的溝通、合作程度進一步加深。比如,在學習《勇敢的鄂倫春》這節課時,老師可已經這首歌分成幾個部分,讓學生進行反復的聆聽,深刻體會歌詞所要表達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根據鄂倫春人的舞蹈步伐和姿態,利用手中的樂器,卡著節奏,展開整個班級的合作演奏。在合作演奏過程中,盡量做到節奏整齊。與此同時,老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使用小鈸、玻璃杯琴、定音鼓、碰鈴、鈴鼓、木棒、三角鐵等樂器,將音樂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情緒抒發出來。除此之外,當學生對這首音樂作品能夠基本掌握以后,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借助各種樂器的幫助,自行設計、創作一些動作和舞步,將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呈現出來。由于奧爾夫樂器教學中的樂器數量有限,當條件不允許的時候,老師還可以利用電子琴、鋼琴等音樂輔助工具,發揮類似的作用。
四、聽力訓練教學
對于奧爾夫聽力教學而言,主要是利用周圍環境的聲音以及大自然的聲音為主,對學生的聽力進行開放式訓練。比如,將種類多樣的奧爾夫樂器放置在教師的中間空地位置,同時,老師將學生分成三個小組,將兩組具有明顯不同的音樂播放給學生。在學生聽完這兩段音樂以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老師分別請每一個小組代表對這兩段音樂所抒發的情緒進行分析,根據學生不同的理解,請同學們選擇最適合的奧爾夫樂器進行演奏。根據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習音樂,不僅能夠使小學生之間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得到提高,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進一步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以上對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展開的詳細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通過將奧爾夫教學法運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能夠使具體的理論課程變得更加輕松、方便,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進一步深入,使老師的教學效果得到全面反饋。在教學層面,奧爾夫教學法能夠將小學音樂教學具有的價值全面體現出來。因此,老師要加大對奧爾夫教學法教學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改革創新,為我國小學音樂教育的教學效果提升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黃佳莉.奧爾夫教學法思想下的小學音樂教學探討[J].名師在線,2018(35):96-97.
[2]許燕飛.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6):19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