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江波
摘 要:美術教學是幼兒園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教學活動,能夠讓幼兒實現手、眼、腦的協調,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應通過生活化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幼兒能夠從生活中發現美術,用美術表達生活。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幼兒園美術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學;生活化教學;有效方法
在幼兒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很多幼兒都喜歡拿著畫筆涂涂畫畫,既能夠對色彩進行認知,也能夠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進行展示。在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將美術與生活聯系在一起,從生活出發,總結幼兒生活經驗,讓幼兒能夠感受到美術就在自己身邊,能夠大大提升美術教學的效果,對于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和自主創造能力的提高有著推動作用。
一、挖掘生活素材,采用豐富內容
羅曼·羅蘭說過:“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們細心發現,都會發現美的影子。教師也應引導幼兒從生活中發現素材,能夠將自己眼中的世界進行描繪,呈現出獨特的藝術效果。同時,教師還應重視對幼兒認知水平的了解,順應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來進行教學。
例如,在日常教學中,我經常讓幼兒觀察周圍的事物,也會從幼兒的興趣愛好入手,讓幼兒畫出自己喜愛的事物。在一次教學中,我在課堂上為幼兒吹了很多肥皂泡,幼兒很開心地抓泡泡玩。我讓幼兒觀察:這些泡泡是不是很可愛?讓我們用畫筆把它們永遠留在我們的畫紙上吧。幼兒很開心地進行了美術創作,用畫筆畫出了一個又一個泡泡,還為泡泡涂上了美麗的顏色,有紅色的,有黃色的,有藍色的,有彩色的。在幼兒繪畫完畢之后,我讓幼兒展示了自己的畫作,幼兒都非常有成就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也實現了提升。通過挖掘生活素材,美術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幼兒美術創作的范圍也更加廣闊。同時,幼兒深刻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也可以通過畫筆來記錄,為幼兒美術水平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分享幼兒生活,做好生活教育
在幼兒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幼兒能夠利用畫筆,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進行記錄,并且與班級中的小朋友們進行分享,讓幼兒能夠更加熱愛生活。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選取生活中的小片段,將其繪制成為美術作品,從而實現生活教育的滲透。
例如,在一次美術教學的時候,正值假期結束,我讓幼兒通過繪畫的方式對自己的假期生活進行表達,并且在完成之后與全班小朋友進行分享。由于幼兒的美術表達水平比較有限,他們經常會用比較簡單的圖形來表達人和事物。有的幼兒園繪制了自己與爸爸媽媽出去玩的畫面,用兩個大圓圈指代爸爸媽媽,用一個小圓圈指代自己,還在邊上畫了很多的綠色方塊表示樹木,在上面畫了很多的粉色小花。她在展示的時候對小朋友們說:“圖上是我和爸爸媽媽出去旅游的場景。我們來到了一個公園,里面有很多的樹,還有很多的小花。媽媽給我照了很多照片,記錄這美好的一天。公園真漂亮,我還想去。”在她的繪畫作品和她的描述中,小朋友們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并且產生了向往之情,對生活添加了一份熱愛。利用美術作品分享幼兒生活,能夠讓幼兒將生活中的熱情通過繪畫的方式進行釋放,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到了美術的趣味性、生活性,并加深了對美術表達的理解和認識。
三、組織實踐活動,提高繪畫技巧
在讓幼兒對美術進行感受的同時,教師也應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幼兒能夠在實踐活動中實現對美術的進一步了解,并逐步提高繪畫技巧,能夠用更好的方式進行美術創作。教師也可以讓幼兒嘗試在不同材料上進行作畫,使幼兒能夠在繪畫中感受到無限的樂趣,并在不斷的嘗試中實現幼兒繪畫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一次教學活動中,我為幼兒準備了很多蛋殼,讓幼兒嘗試在蛋殼上進行作畫。幼兒對這種形式非常感興趣,興致勃勃地對蛋殼進行設計,用自己的小手創作出了很多美麗的蛋殼作品。有的幼兒想要在蛋殼上繞著畫一個圓,但是他發現每次畫的時候,圓的起點和終點總是對不上。他經過觀察,更改了繪畫的方式,用蛋殼豎直站立,自己在蛋殼的頂端以俯視的方式來進行作畫,能夠清楚地看到畫筆的運行軌跡,最終畫出來的圓非常完整。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接觸到了更多的美術材質,還在實踐中找到了繪畫的更多技巧,使幼兒的美術思維得到了發展,也使生活化的美術教學達到了更好的效果。
總之,幼兒美術教育的生活化可于豐富幼兒的想象力,開發幼兒的創作能力,引導幼兒在進行美術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親近生活、了解社會,為幼兒的審美能力培養和社會適應能力提升都有推動作用。作為美術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從生活中尋找素材,讓幼兒能夠感受生活的美好,并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提高繪畫技巧,使幼兒的藝術細胞得到發展,同時促進幼兒思維品質的進步和提升。
參考文獻:
[1]谷周旋.談幼兒園美術教育的生活化策略[J].學周刊,2019(21):178.
[2]張倩.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生活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學周刊,2019(1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