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閏秀
摘要:對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我國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發生了改變,不僅需要積累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而且要求其具備較強的數學運算能力,在具體的數學計算中能夠靈活運用各種運算方式,從而經過長久的訓練之后,逐漸形成科學的數學思維模式,最終達到既定的數學教學目標。本文通過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運算能力培養策略作為重要的研究內容,從下述幾個不同方面進行了展開論述與分析。該研究以分析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運算能力培養策略作為主要的目的,以便有效提升小學生數學運算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運算能力;培養策略
前言:眾所周知,小學數學課程屬于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之一,在小學課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運算能力又是數學的基本功。為了保證數學計算的準確性,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運算能力,同時,還需要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以便為后續的數學課程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真正達到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數學問題的目的。為此,系統思考和分析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運算能力培養策略顯得尤為必要,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與實施價值。
一、加大對簡便運算方法的應用力度
開展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當中,簡便運算方法在數學題當中的有效利用十分重要,有利于提升數學運算的水平和準確率。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變得非常困難。為了改善此種情況,教師應該使學生熟悉并正確利用數學簡便運算方法。例如:教師在講解計算64+50+36=?的時候,便指導學生進行數學的交換,首先進行64+36=100的計算,然后再加50,如此,實現了簡便運算,提高了運算的速度。針對數學計算的分配律方面的知識,學生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同樣需要教師進行實際例題講解與指導[1]。比如:計算84×98=?的時候,通過將98替換為(100-2),然后利用分配律進行運算,達到了簡便運算的效果。在運用簡便運算方法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和啟發學生湊成整十、整百等,不過不可以對數值的大小進行改變,可以合理增加一定的計算量,達到提高學生簡便運算水平的目的。
二、確保運算法則講解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在小學數學題的計算過程中,只有熟悉并靈活應用相關運算法則,才能確保學生計算的準確性,經過有針對性的訓練教學方式,達到熟能生巧的效果。然而針對小學數學計算定理與法則的相關內容,通常呈現出較為枯燥、無趣的特點,導致很多的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無法進行深入理解。因此需要教師摒棄老舊的教學模式,借助先進的教學技術和設備,運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興趣,使其可以真正掌握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例如,教師進行混合運算講解的過程中,把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每組由6個人構成,首先訓練學生的加減乘除計算能力,“計算4×2-2÷2=?”時,一部分學生的答案為7,另一部分學生的答案為3。此時由教師說明產生兩種結果的原因,引發學生的思考。并借助小組內探討的形式,分享彼此的計算方法,此時,教師說明四則運算法則的科學運用要求,便于加深學生的記憶。
三、注重估算驗算方法的有效利用
進行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為學生講解正確額的估算驗算方法,教會其加以有效利用。鑒于估算具有簡便、高效的優勢。針對那些在精度方面要求較低的數學題可以進行估算,使得計算的速度更快,降低運算量。依靠這種方法,能夠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增強數學運算的能力。與此同時,將估算應用到運算當中也十分必要。比如:教師在講解《小數乘法計算》這節課的時候,經過對學生平常計算情況的深入了解,可以獲知,很多學生進行計算的過程當中易于把小數點點錯位置,因此,教師教會學生運用“一個數與大于1的數相乘,結果會大于原數;而一個數與小于1的數相乘,最后結果會小于原數”的方式加以檢驗,最終獲得良好的計算成效。在此過程中,學生依靠估算方法,實現準確地驗算,確保了計算的準確性,加快了運算的速度,有利于學生養成反復檢查計算題目的良好習慣[2]。
結論:從此次論文的闡述和分析當中,不難獲悉,系統分析與思考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運算能力培養策略顯得尤為關鍵,擁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實施價值。本文以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運算能力培養策略當作核心的研究內容,從以下幾個不同的方面加以展開闡述和分析:加大對簡便運算方法的應用力度、確保運算法則講解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注重估算驗算方法的有效利用。希望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內容與結果,能夠獲取有關小學數學教師工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并且從中得到一定的啟發與幫助,以便增強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提高數學核心素養,進而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黃丹,盧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之運算能力培養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8,125(29):180-185.
[2]方瑾.為數學素養“核”計“核”計——談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之計算能力的培養[J].教師,2018,114(28):26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