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梅
【摘要】學習的動力就是興趣,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對于學生來說,最難的學習就是計算,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將計算與應用完美地結合,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身邊的數學應用化在不斷引入計算的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身邊的事物激發學習計算的熱情,從而提高計算能力,找到計算的樂趣,在生活中學會用數學思維和思想去觀察生活,認識身邊存在的計算問題,從而將計算與應用進行整合。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應用整合
現在的教育面臨的現狀是教學與應用嚴重地脫離,教育保留著應試教育的模式,重視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忽略計算的過程和原理,對于學生的要求就是計算出結果就可以,很難鍛煉出學生的計算能力,小學生在邏輯上沒有得到培養。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該將計算與應用結合,讓學生掌握好計算的方法和原理,在生活中發掘計算的樂趣。
一、小學數學計算的現狀
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教師對計算的重視程度不足,其注重的往往是計算方法,一堂課教師主要講解計算的分解,很少會顧慮到學生的接受情況,對計算進行機械式的練習,只是簡單地以計算結果正確與否作為計算能力的衡量標注。長此以往,學生對于計算較為麻木,沒有喜歡,對計算的原理理解不透徹,數學邏輯思維更是得不到鍛煉。教師追求的就是學生可以課上熟練計算,準確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計算,課后將習題計算出結果,考試時能計算題上不丟分。至于學生是否理解,能否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基本不會過多考慮,忽略了學習過程的重要性,不能培養出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態度。
二、通過應用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
創設生活事例情境。課堂之上,要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理念,將計算與應用結合在一起,對于學生的接受和理解都是有幫助的,而且在教學效果上也是有成效的。例如,在學習加法和減法的計算課程時,剛開始學生可能不太清楚怎么樣計算,教師可以從身邊找例子,設計一定的教學情境“:今天老師給我們班的同學發新書,兩個小組的學生來領了8本書,另外兩個小組領了7本書,大家誰能想到最快的計算方式算出我們班一共領了多少本書?”設定相對應的情境,模擬生活中發生的事情,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找到學習小學計算的樂趣,將計算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1.創建動畫故事情境。孩子最喜歡的就是動畫片、故事書,他們對這些很感興趣,教師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來進行授課,教學時可以采用一些動畫、故事進行導入。這樣學生產生興趣,才會對計算上心,從而去學計算。舉例說明,在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教師可以給一下相關的動畫,給學生播放一下,讓學生知道什么是進位加法,這樣學生就不會產生恐懼心理,慢慢接受,學起來就容易得多。
2.創設懸念情境。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教師要在靜態知識信息中設置矛盾,營造出良好的數學思維情境,使學生“心有所悟而未達,口有所言而未言”,從而產生學習的欲望。
3.創設動手操作情境。形象思維發展成抽象思維是小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這就需要教師設置動手的機會給學生,讓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獲得感受,從而達到認知的可能。在動手操作中,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對比、歸納、推理、概括等,將感性認識升華到理性認知,這樣的小學數學計算過程就與應用實現結合,探索出計算與應用的新知。
三、引導學生在應用中培養計算能力
(一)在應用中探索計算規律
小學數學的計算題中,存在很多有趣的規律,引導學生去發掘這些規律,比讓他們不斷地做題要有效果得多,也會更感興趣。舉例說明,題目是這樣的:3.5+3.8○3.5×2,請在○里填上“<、>或=”。學生在做題過程中,教師可以等學生填好后對他們做一些提問:“假如你將題目中的3.5換個數,使○里可以填上‘=’,這樣的數會有幾個,或者在什么的情況下,○里才能填‘<’?”通過這樣讓學生找到規律,從而舉一反三,學習效果更上一層樓。
(二)在應用中體現算理
教學過程中會有一定的算理,但是應用的范圍較小。比如在學習“加法和減法”中就可以運用“多減要加”的原理,這樣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就是容易懂。舉一個小例子:同學歡歡去商場買鞋,媽媽給了158元錢,歡歡選中的鞋子價值69元,,同學們想一下,歡歡應該怎么付錢?讓學生進行談論,教師設置幾個相關的問題,如:“歡歡需要從錢包中拿()張一百元,營業員找回歡歡()元,歡歡還剩()元?”經過談論學生會列出幾個算式,分別是:158-69、58+31、100-69+58、158-100+31等,這樣的算式結果肯定是相同的,第三個是順理成章,顯示了操作過程,第四個就體現出了“多減要加”的算理,第一個和第二個算起來最方便,體現了學生的直覺思維。
(三)在應用中算法多樣化
每個人都有主客觀的思維方式,對于自己的工作、生活都有特定的思考方式。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進行算法應用時,學生也會有自身獨特的觀念參與進去,這就構成多樣化算法的應用。在教計算內容時,因為學生不同的計算知識水平限制,在計算準確性以及方法選擇上會有不同,應用多樣化的算法,可以達到有效鍛煉學生思維的目的,也是促進大腦開發的有效途徑。
四、結語
小學是培養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將計算與應用整合,有助于幫助學生提升邏輯能力,加強分析能力,促進思維能力。教師需要更改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將計算與應用做好整合,拋棄落后的教學理念,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計算過程。
參考文獻:
[1]楊光明.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應用化初探[J].成功(教育),2007(6).
(責任編輯?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