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竹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大中城市中的就業機會也變的越來越多,這必然吸引越來越多的農村務工人員涌入。這就造成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在外打工,導致農村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留守兒童得不到家長的關愛,心理很容易出現問題,不正確的生活習慣以及不端正的學習態度,是他們最為典型的特征。留守兒童的學困問題嚴重制約了小學語文教學事業的長遠發展。本文根據小學語文教學中留守兒童學困生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小學語文教學中轉化留守兒童學困生的策略,希望能夠對農村語文老師教學方案的優化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語文教學;學困生;轉化;
留守兒童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地區不平衡產生的一個特殊群體,由于不能經常和父母見面,使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無法得到像正常家庭的父母親情上的關愛,這很容易使他們產生出消極情緒,主要表現在焦慮、悲觀等等,另外這個特殊的群體還很容易產生厭學和逃學等行為。當下,留守兒童的問題已經成為農村地區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在農村學校中留守兒童占據了非常大的比重,怎么樣實施積極的轉化對策,轉變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式把學習效率提升上去,是農村一線老師特別是語文教師教學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一、留守兒童語文學困生形成原因
1、家庭因素
農村留守兒童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難給予他們親情上的關懷,這就造成了形同虛設的家庭關系。而父母不在身邊也無法正常顧及到他們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即使有電話聯系,但在電話中的三言兩語也無法與孩子們進行良好的溝通,更不能對他們進行有效的管教。
2、個人因素
多數的農村留守兒童不喜歡語言交流,他們沒有有意識的培養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大多屬于寂寞的行者,有困難的時候也不會主動詢問老師或者請教同學。還有一部分學生們因為家庭原因導致偏激的性格形成,很容易發脾氣,做事莽撞,經常因為一些小事就與同學產生矛盾甚至大打出手。
3、學校因素
當前因素下,大多數老師都是注重學習好的學生,這是客觀存在的,卻把留守兒童尤其是留守兒童學困生這個群體的關注和指導忽視掉了,嚴重者更是直接放棄甚至是歧視。這樣就很容易傷害到他們原本就脆弱的自尊心,使他們出現自暴自棄的想法,也就導致了不喜歡與老師溝通的心理。這在管理學生上就很容出現屢教不改的惡性循環的被動局面。另外還有可能是因為學校的語文實踐活動比較少,缺乏良好的學習氛圍,造成課堂氣氛不活躍。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年級的升高,每個人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也出現了明顯的差別,語文成績也出現了三六九等,隨之而來的學困生也變的越來越多。
二、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轉化留守兒童學困生的策略
1、幫助學困生樹立自信心
學困生并不是沒有任何特長和優點的,他們也不是笨,而是缺少對語文知識掌握和學習的興趣以及克服困的毅力。所以,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仔細觀察學生們,把他們學語文學習中的亮點充分挖掘出來,有針對性抓住恰當的機會去鼓勵鞭策他們,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心。使他們可以出色地朗讀課文,贏得學生們的贊揚,幫助他們把語文的自信心豎立起來,對書寫認真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書法指導,使他們可以寫出漂亮的好字,贏得學生們的佩服,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提問,為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只要能夠答對一點就給予他們足夠的鼓勵,讓他們能夠收獲成功的喜悅。總之,積極挖掘學困生身上的亮點,通過分層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他們身上的特長與亮點。這樣他們很容易就能夠收獲在語文學習中的成功喜悅,于是很容易參與進語文學習活動之中,當他們產生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就喚起了他們對語文學習的強烈欲望。
2、攜手建立互助小組
良好的班風可以使學生們奮進,平時我都會努力創設和諧平等的班級氛圍,并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帶動學生們學習,濃厚的班級學風可以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奮發向上,班級榮譽感也會非常強。這個時候可以順勢在班級內建立學習互助小組,把留守兒童語文學困生分配給學習成績好并且責任心強的學生,并把適當的學習目標和任務交給優秀生,引導優秀生在學習上和日常生活中給予他們幫助。生生之間是互相影響的,這樣的影響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后進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就會向優秀生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優秀生在幫助學困生的時候增強了責任感。在我所任教的班級就是使用這樣的方法,留守學困生的各方面都有了進步。總之,讓優秀生與學困生共同攜手,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
家長是學生最早最好的老師,他們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習慣的養成更是離不開家長。農村留守學困生的自覺性都比較低,這需要家長的配合與督促。語文學困生多數都是一些留守兒童,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心理很容易出現問題。對此我時常會把作業和學生在學校的各方面的表現通過校訊通發給家長,讓他們督促學生完成作業,表揚孩子取得的進步,發生的轉變;讓小組長定時進行檢查,及時把學困生情況匯報給我,掌握他們的一舉一動。在這樣的監督下學困生一定會有所進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而且在這樣的監督下學困生也就沒有了偷懶的機會,減少他們掉隊的機會。把這些如實及時的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再通過家庭反饋到學生,從而使家校變得更暢通緊密。因此,積極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成為留守兒童學困生轉化的首要任務。
三、結束語
總之,不管是語文還是在其他科目學習中,留守兒童的教育是一項長期而繁雜的任務,社會和學校以及家庭這三者一定要高度重視緊密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夠形成教育合力,為農村留守兒童創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進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安芳.關于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語文學困生的轉化策略探討[J].中外交流,2016(4):131-132.
[2]袁子倫.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語文學困生轉化個案研究[J].讀寫算:教師版,2015(1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