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滬燕
摘 要:幼兒行為習慣對幼兒的健康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勞動習慣、生活習慣、活動習慣和道德習慣培養方面。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良好的行為習慣易于塑造,不良的行為習慣易于糾正。行為日久成習慣,習慣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定前途。
關鍵詞: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踐研究
一、現實背景及研究意義
在我國,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和身體狀況方面一般表現出較大的優勢,而優越的生活和家長的溺愛也使一些兒童產生了不良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無數事實證明,一個好的習慣可以造就一個人,一個壞的習慣有可能就毀掉一個人。因此,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應該成為當前研究解決孩子問題的重要環節。幼兒是形成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幼兒教育如何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及時培養幼兒良好習慣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在我的周圍,家長過度愛護,習慣親歷親為,屢見不鮮。孩子是家庭中的“小太陽”“小皇帝”“心肝寶貝”,在家許多大人圍著他轉,哄他們開心,認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因此許多孩子吃飯要喂,有些爺爺奶奶為了哄好孩子一餐飯,要跟著走好多路,或邊喂飯邊讓孩子看電視;幫他們解小便,穿脫衣服,大人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事。卻不知處處包辦代替,孩子的獨立愿望會漸漸消失,養成依賴心理,從而導致發展遲緩。導致相當部分幼兒形成了諸多不良行為習慣:驕橫、任性、貪圖享樂、唯我至上......還有單親家庭的放任教養方式,也對孩子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人類的動作十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痹絹碓蕉嗟氖聦嵰沧C明,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比知識的獲得重要得多,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并進而影響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說,習慣是體現一個人素質的重要方面。另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也是幼兒園工作的根本需要。一是新入園的幼兒急需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其常規教育、習慣養成教育至關重要;二是幼兒的許多不良行為習慣是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三是幼兒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其家庭環境的影響,幼兒的行為習慣有較大差異,如何指導家庭與幼兒園配合進行幼兒行為習慣養成,也是幼兒園不可忽視的工作。
二、綜述:
“習慣”是指一個人不假思索,不知不覺就表現出來的一種穩定行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實驗研究是通過對幼兒實施養成教育,從兒童外部行為習慣的養成上促進幼兒內部素質的發展,以保證幼兒健康的身心,培養興趣、獲取經驗、啟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
理論研究表明,對于一個人的成長來說,10歲之前是各種習慣培養的關鍵期?!?-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具有基本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三、目標及內容:
【研究目標】
通過對幼兒實施養成教育,全面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從幼兒外部行為習慣的養成上促進兒童內部素質的發展,以保證幼兒健康的身心,培養興趣,獲得經驗,啟迪智慧,形成良好品格,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
1、探索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內容與要求。
2、探索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途徑和方法。
3、探索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評價體系。
4、使在園的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促進幼兒素質的全面發展。
5、家園共育,消除障礙,持之以恒,及時強化,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內容】
將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分為四個大方面,即: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培養;良好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良好勞動習慣的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1、良好生活衛生習慣,其體驗的核心理念是自理自立,體現的主要人格特征是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清潔、進餐、睡眠、排泄、鍛煉的好習慣。
2、良好品德行為培養,體現出感恩他人,懂禮貌,誠實勇敢,樂觀,遵守規則,善于合作,樂于分享,注意個人安全、不欺弱凌小等。
3、良好勞動習慣的培養,體現在愛勞動,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如做好值日生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4、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其體現的核心理念是學會學習,包括善于思考和積極參與。
四、措施及方法
【操作措施】
(1)分析我班幼兒的基本情況,了解幼兒在家的行為習慣;并進行個案調查,觀察記錄,跟蹤指導;理論學習,指導實踐研究;根據小結的情況糾正不足,突出重點進行研究。
(2)撰寫出自己的研究心得體會和經驗論文。
【方法】
1、調查法:結合每學年幼兒的教育目標,設計調查表,由家長和教師根據幼兒在家在園的表現給予評分,調查了解幼兒日常生活中行為習慣養成狀況。
2、觀察法:對幼兒三年的行為進行觀察,并作觀察記錄。
3、行動研究法:結合實驗過程中的評估情況,邊實驗邊調整目標,旨在指導實際的工作。
4、個案研究法:選取實驗班級中比較典型的案例跟蹤研究,找出解決問題最佳方案。
【途徑】
1、幼兒園以一日活動皆課程,抓住興趣、情感、意志三個非智力因素為策略,分級推進,逐步培養,促進幼兒良好習慣養成教育的全面發展。
2、規范幼兒行為習慣。
3、運用激勵機制,完善幼兒行為習慣。
4、家園共育,重視不良習慣的矯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可見,家園合作是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最有效途徑。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家訪、家長園地、《家園聯系冊》等途徑積極向家長宣傳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引導家長正確地教育孩子,經常督促孩子。只有讓孩子做到了在家與在園一個樣兒,良好習慣的養成才有真正的意義。注重幼兒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的養成,形成教育合力,從而最大程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幸福新童年編寫組 2012.
[2] 黃小葵.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小學時代:教師,2011.
[3] 李敏娟.播種行為 收獲幸福:淺談小班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J].學園:教育科研,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