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梅
摘 要:環境教育,是國家發展的需求,是地區發展的需求,更是學生發展的需求。本文,將立足環境教育對象廣泛性、全民性、終身性、持久性特點,針對課堂教學活動中環境教育具體滲透問題展開詳細闡述,以提高學生的環境綜合素養,讓他們慢慢養成良好環保習慣,不再出現破壞環境的行為。
關鍵詞:化學教學;環境教育;滲透
環境教育,是以環境保護為目的,以提高環境保護行為準則為手段的教育過程。目前,我們的環保意識仍然不強,只是偶爾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環境教育。在這樣一個教學環境下,大部分學生都未能養成良好的環境素養,對環境教育知識的學習不夠熱情,甚至會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隨手扔垃圾的情況,錯誤認為環境保護與自己無關。
一、巧用教學內容,滲透環境教育
課堂,是環境教育滲透的主陣地。而教材,是環境教育滲透的重要素材。在環境教育具體實施中,應緊扣課本上的教學內容,挖掘一些與環保意識培養相關的知識點,引發學生對環保問題展開積極思考,主動學習。對于教材中教學內容的選擇,要重視其與環境教育有關,也可是涉及工業生產的知識點。精心安排這些環境教育知識,可幫助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慢慢養成良好環保意識。《空氣》這一節課教學內容就與環境教育有關。實際教學中,可緊扣這一節課教學內容,先為學生直觀呈現“室內空氣比室外空氣污染程度嚴重2-3倍”、“大氣污染致癌”、“汽車尾氣排放”的圖片,吸引學生關注空氣污染問題。接著,給學生預留5分鐘時間,要求他們自主討論空氣污染危害性。通過討論,他們將了解到空氣污染可能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可能會讓植物產生傷斑,會讓植物品質變壞等等。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們將開始關注環境,有一定環保意識。
二、巧用化學實驗,滲透環境教育
曲格平曾說:“沒有一個清潔美好的環境,再優裕的生活條件也無意義。”因而,要利用好化學實驗向學生滲透環境教育,讓他們有強烈的環境保護責任心。環境教育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滲透應通過幾個方面來實現。其一,應教導學生正確處理實驗中產生的污染物,及時回收污染物。其二,應指導學生通過改進實驗減少對有害物質的使用,把對環境的危害降至最低。其三,我們作為學生的榜樣,要注意設計更多綠色實驗,影響他們養成環保意識。在《常見的酸和堿》一課教學時,我結合濃硫酸性質學習這一方面知識點設計了一個“濃硫酸脫水性實驗”。實驗中,考慮到向蔗糖內加水再加入濃硫酸會產生SO2氣體,而SO2是一種有毒氣體的現實情況,做了適當改變。期間,先準備了一個水槽,再向水槽中加入了少量氫氧化鈉,后將小燒杯放在水槽內木塊上,開始進行實驗,并注意將一個大燒杯倒扣在水槽的小燒杯上。這樣一來,有毒SO2氣體就被吸收了,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實驗結束以后,我向學生介紹了這個綠色實驗的環保之處,對他們實施了環保教育。
三、巧用具體事例,滲透環境教育
在現代社會發展背景下,溫室效應、霧霾、水資源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日趨嚴峻。環境教育的實施要利用好這些具體事例,通過與具體事例進行結合,揭示事例中的化學本質,更利于喚醒學生學習興趣。同時,當學生漸漸意識到身邊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后,他們的內心深處將油然升起強烈地環保欲望。但是,為讓學生獲得更多直觀感受,應嘗試在具體事例講解時帶領他們實地考察污染點,進而更加重視環境污染問題。在《化學肥料》一課教學時,為了向學生滲透環境教育。實際教學中,可引入這樣一段案例資料:據長江日報報道資訊顯示,我國農業尿素用量是其他國家的3倍。其中,在南方的一個省份,菜農表示:“我們一畝地要用1000斤尿素。”針對這個問題,葉志彪曾指出:“尿素的過度使用,不僅污染了水體,還讓土壤出現了鹽堿化問題。”看到這則新聞報道資訊以后,學生們將深刻意識到過量農藥化肥的使用會污染環境。接著,他們將主動學習N、P、K等常見化肥,對化肥使用利弊展開思考,學習如何合理使用化學肥料,有一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
四、巧用知識競賽,滲透環境教育
對于環境教育的滲透,還要注意利用好趣味性較強的知識競賽活動。環保知識競賽中,學生們將形成強烈的競爭意識,能夠主動學習材料中與環保知識相關的內容,鞏固自己對環保知識的掌握,以取得知識競賽的最終勝利。環保知識競賽,是一個可行性的教育手段,要發揮好它的環保意識培養作用,發展學生環境綜合素養,讓他們主動端正自己的環保行為。在化學環保知識競賽具體組織過程中,可以答題方式來進行,提前設定好百分制競賽制度。知識競賽中,有針對性的設計一些問題。如溫室氣體量增加會造成什么后果?如何合理處理實驗室廢液和廢渣?現今清潔能源有哪些?汽車尾氣屬于哪一種類型污染源?同時,布置有害化實驗材料回收和有害氣體SO2收集等實踐操作任務。通過參與化學環保知識競賽,學生們既能實現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又能從中了解一些環保知識,知道環保重要性,且更容易接受環境教育。
總之:個人與環境、社會共同發展是重要的,為實現這個目標,要把握好課堂上空氣教學、愛護水資源等相關教學內容,積極滲透環境教育。對于環境教育教學,利用好實驗教學、知識競賽等多種教學手段,打造一個益于學生環境綜合素養發展的教學環境。在高效教學環境下,鞏固學生對學科知識的學習,促進他們養成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1]楊麗.化學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J].科教導刊(下旬),2018(2):99-100.
[2]方貴林.化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的案例初探[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7(1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