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亞
摘 要:閱讀和寫作之間以語言文字為載體架起緊密聯系的橋梁,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共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縱觀教學實踐,當前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普遍不佳,其主要原因便是教師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看作兩個獨立的個體,忽略了兩者相互促進的作用,且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水平受到限制,致使他們無法寫出可讀性較高的文章。為此,本文主要探究了“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寫作教學;策略
語文閱讀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進行知識輸入的重要途徑,寫作則是讓他們將語言知識輸出運用的主要方式,兩者存在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對于語文綜合運用能力較薄弱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寫作中常常出現邏輯結構混亂、內容單調空洞的問題,且教師傳統(tǒng)固定的教學方式更是難以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實質提升,嚴重阻礙了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鑒于此,教師可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讓學生在閱讀理解中吸收知識、感悟文學,再于寫作中將所學知識進行實踐運用,由此來促使他們逐漸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
一、結合課文內容進行續(xù)寫練習,促使學生拓展寫作思維
語文寫作不僅是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體現方式,更是培養(yǎng)他們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主要途徑,目前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普遍不佳便是因為他們的創(chuàng)造思維還未得到開發(fā)與拓展,以至于寫作靈感匱乏,出現寫作困難的現象。教師若想解決這一問題,可通過開展續(xù)寫訓練來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即讓他們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創(chuàng)造性聯想,這種指向明確的寫作訓練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進而寫出符合邏輯、內容新穎的語文作文。
在學習《巨人的花園》這篇課文時,筆者在講授完基礎知識與課文內容后,讓學生結合故事情節(jié)展開續(xù)寫,大家已經通過課文內容學習了解這篇文章的故事背景與情感主旨,便可讓他們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續(xù)寫接下來的故事。這時讓學生進行課文續(xù)寫練習可以讓其在鞏固課文知識的基礎上產生寫作靈感,進而形成創(chuàng)造性思維。通過續(xù)寫練習,學生能夠進一步感受到與別人分享快樂的重要性,從而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友情觀與價值觀。
二、根據課文結構進行仿寫練習,提高學生謀篇布局能力
寫作結構混亂是當前小學生在語文寫作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由于他們的邏輯意識較差,為了完成寫作任務常常以“想到什么寫什么”的方式拼湊字數,這是阻礙學生寫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切實為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亟須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讓學生根據課文結構進行仿寫練習,即在講授完課文內容后,利用思維導圖將文章結構列為層次分明的樹狀圖,讓學生更直觀地看到文章結構順序,這不僅能夠提高他們在寫作中的謀篇布局能力,還能促進其邏輯思維的良性發(fā)展,可謂是一舉兩得。
在教學《記金華的雙龍洞》這篇文章時,筆者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梳理文章結構、探究作者的記敘順序,通過結構分析可知這篇文章是按游覽順序記敘的,由外到內地描寫了洞口、外洞、空隙到內洞中的景色,全文共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表明游覽的時間和地點”“描寫路上景物,引出本文重點”“詳細描寫游覽時的情景”。隨后,筆者讓學生以此為結構參照進行仿寫練習,書寫一篇游記心得,由此來提升他們的景物描寫能力和有條理的敘事能力。
三、整合單元內容進行主題訓練,增強學生寫作主題意識
高質量的語文作文應是主題明確、內容飽滿且意蘊深厚的,教師在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維、提高布局能力之后,應注重增強他們的寫作主題意識。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單元劃分依據為文章主題的相似度,其“專題式”的單元特性便于教師開展主題寫作訓練,教師通過整合單元主題、教學目標與課文內容來開展寫作教學,可以使學生在寫作時“有章可循”,由此來避免他們出現寫作偏離主題的現象,進一步提高寫作效率與質量,從而實現課內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主題為傳統(tǒng)節(jié)日和風俗特色,筆者在帶領學生復習完課文后,利用多媒體設備引入網絡資源幫助學生拓展視野見聞,讓他們認識我國各具特色的傳統(tǒng)民俗,隨后讓大家在小組中討論自己的家鄉(xiāng)有哪些特色風俗習慣,或是自己在生活中聽聞過哪些特殊的傳統(tǒng)民俗,最后將討論結果凝練為語言文字,以“家鄉(xiāng)的風俗”為主題展開寫作練習。這種突出針對性的主題寫作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字整合能力,且在課外資源的補充下,寫作教學顯得更加豐富多彩。
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既是促進閱讀與寫作良性互動的橋梁,又是訓練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手段,切實為提高他們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極佳方式。針對目前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普遍不盡人意的現狀,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讀寫結合”在寫作教學中的潛在作用,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維、提高布局能力以及增強主題意識,由此來全面提升他們的語言組織與運用能力,從而使語文教學向著更科學、高效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薛鳳鵬.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5):185.
[2]康蕾.讀寫結合,破解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僵局[J].中國校外教育,2017(3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