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艷 常俊昌 常立夏 王桂香
摘 要:論文針對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因材施教理論,將分層教學融入到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通過學生分層、教學目標分層、教學過程分層和教學評價分層,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獲,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激發了學習興趣、擴大了知識儲備、增強了自信心等,能夠有效的推動初中數學課程改革。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數學;實踐;因材施教;課程改革
1、引言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每個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程的新課改涉及到課程理念、功能、架構、內容、實施與評價等多方面的變化,必然會對數學教學活動產生意義深遠的影響。實施分層教學,能夠充分調動每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注重啟發式和因材施教。這必將提高教學效率,也能夠有效的推動課程改革。
2、分層教學對象確定
本次研究對象為54人,他們是八年級學生,處于初中教育的第二年,心里發展和認知水平相對成熟,對數學的學習、理解和辨知也更深刻,具有一定的分析并解決數學問題能力。
將八年級(8)班54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進行一個學期的分層教學實踐,即從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實驗班級中學生入學前的學習水平大致相同,年齡、男女比例也相差不大,2018-2019學年下半學期數學期末成績平均91.6分(滿分120分)。
3、初中數學教學分層實踐
3.1學生分層
分層教學的第一步是將8班的同學按照其數學基礎、數學思維和2018-2019學年下半學期數學期末成績進行層次劃分,即A層、B層和C層。其中A層學生有10名,占比19%,表現為數學基礎差、學習興趣不高、上課不認真聽講、跟不上老師節奏、作業不認真完成;B層學生有31名,占比57%,表現為成績中等、有一定的數學邏輯思維、學習興趣一般、上課能夠跟上老師節奏、作業能完成;C層學生有13名,占比24%,表現為數學基礎扎實、學習興趣濃厚、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強、思維活躍、反應快、能夠舉一反三、學習成績好。
需要強調的是此次分層并不告知學生,且座位按照A層、B層、C層學生交叉組合安排,這種組合可以激發學生互相帶動,從而提高不同層次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學生分層使得教師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
3.2教學目標分層
在實驗過程中,根據學生分層情況將教學目標劃分為三個層次,使教學內容、過程和方法符合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下面以“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雞兔同籠”為例,具體介紹教學目標。
A層目標:認識二元一次方程及其基本概念,能解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并能夠檢驗某個數是否是具體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B層目標:根據具體問題的數量關系,列出較為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組,掌握運用方程組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并能夠計算出結果。
C層目標:在上述目標的基礎上,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運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凸顯出數學教學的實際價值,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3.3教學過程分層
根據前面設置的教學目標,在“應用二元一次方程組—雞兔同籠”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使學生完成具體的數學學習。
例1: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提問:(1)“上有三十五頭”的意思是什么?“下有九十四足”呢?(2)你能解決這個有趣的問題嗎?
這道例題是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首先讓學生先思考后討論,基本的問題由A層學生來回答,需要思考加工的問題由B層學生回答,需要提升并具備知識儲備量的問題交給C層學生。這道題具體可用二元一次方程求解,通過比較算術方法、列一元一次方程方法、列二元一次方程組三種方法的優缺點,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
在例1的基礎上,全部學生已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組,能夠獨立解算,并能檢驗解法是否正確。在此基礎上,提出列方程解古算題例2:今有牛五、羊二,值金十兩;有牛二、羊五,值金八兩。牛、羊各值金幾何?
此題主要針對B層和C層學生,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練習鞏固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技能,掌握運用方程組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用方程的思想簡化思維過程,達到解決同類古算題的目的。
最后針對C層學生設置能力提升問題例3:以繩測井,若將繩三折測之,繩多五尺;若將繩四折測之,繩多一尺。繩長、井深各幾何?解決此類問題應理解“將繩三折測之,繩多五尺”、“若將繩四折測之,繩多一尺”的意思,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提出完整的解題過程。目的是讓學生親身運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將前面所學的內容加以鞏固,形成數學能力。
通過此次課堂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獲,從基本等量關系列方程入手,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應用題的思想、方法和步驟,再到培養學生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應用能力。
4、結論
通過將分層教學融入到初中數學教學中這一學期的應用,充分體現了該模式的優越性,在分層教學的課堂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到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成績,而且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知識儲備不斷擴大、做題技巧不斷優化、自信心逐漸增強。同時,分層教學充分體現了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同時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創新,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由此可見,分層教學對初中數學教學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能夠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李芬.淺談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C]//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2019.
[2]梁靖.分層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新課程,2019(11):170-170.
[3]蔣曉雅.初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21):175-175.
[4]陳兆波.初中數學課堂中分層教學模式策略應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9(12):51-52.
作者簡介:
朱艷艷(1982-),女,河南焦作人,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從事初中數學教育工作.
項目:2019年河南省焦作市教育科研課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編號190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