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斌英
摘要:在小學教育過程中,讓學生掌握能力是為了培養他們的空間想象力,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把目光放在了教育方面,作為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小學教育對學生的核心素養極為重要。本文就以學生為主體來討論有關數學核心教育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一、小學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的認識
核心素養是每個人步入社會必備的一項技能,其具有整體性、綜合性、系統性等特點,它也是處于社會中每個人必備的素養。有很多人都把核心素養作為其他素養的基本。在他們看來,更好地區分核心素養和其他素養的區別有利于更清楚地培養核心素養。
二、小學數學培養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現在的很多教師不能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他們仍然按照教育改革之前的方式進行授課,在授課過程中只是一味地講述知識點,沒有涉及課外的內容,使學生缺乏對學習的興趣。隨著時間的變化,學生就會對學習產生一種厭惡感,使他們更不愛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多關心學生的身心教育和核心素養。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歡語文一些,因為數學中的一些內容枯燥乏味,但是語文會有適當的故事,這就導致了部分學生存在偏科的現象。再就是教師的教學方式落后,現在很多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是一根粉筆和一面黑板,這樣背棄了新時代教學工作的發展趨勢,最重要的是學生們缺少了上課的積極性。在課堂授課中,如果教師不能夠協調好和學生的關系,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瞳得其中的知識點,導致學生在進行解題時無法掌握陜速便捷的方法。
三、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相關策略
一是以學生為主導激發學習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沒有什么能比興趣對學生的幫助更大了。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提高學習效率可以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適當地講一些與授課內容相關的故事,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豐富見識,達到了兩全其美的目的。第二,教師在授課中可以結合實際,拿些教室有的東西讓學生看到實物便可以更好地理解。通過對實物的一些提問,可以使學生進行思考,同時更加扎實地掌握到相應的知識。
二是培養興趣和觀察力。正如前文所表達,缺乏興趣是使學生學習效率低的重要性因素,對于學生學習數學具有非常不利的因素,這也是導致其成績偏差的原因之一。在這一問題上使學生感興趣則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圖形的特點和不同圖形組合成新圖形的方式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另外,也可以用拼圖等一些趣味的東西讓學生在玩中學習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增加學生對物體的觀察能力,這對核心素養的培養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是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當學生很難瞳課本上的知識時,教師可以采用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去了解學習內容,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了解,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教師可以把一張圓形的紙分割成多塊同等大小扇形,又可以將扇形折成長方形。這樣一來,學生對圓面積公式就有了很好的掌握。這樣的方法不僅避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死背公式,還可以增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到的快樂,他們的動手能力也相應提升了。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下進行的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小學數學是學生初步接觸數學的階段,雖然在這個時候學生所學的知識相對來說內容比較淺,但是教師在授課的同時要對其身心教育進行管理,在我國社會制度逐漸改革的現在,教師的教育也應該隨著社會變化產生新型的教育方式。對于數學這一學科來說,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學習,聯系實際,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最多的知識。
(責編: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