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靖
【摘要】隨著社會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品德與社會》《品德與生活》教育被納入了現代教育體系當中重要的位置,而學生是否能夠很好地接受品德教育取決于教師。因此,為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當提升思想品德教師的綜合素養。本文主要分析了提升思想品德教師綜合素養的必要性,從教育態度、教育觀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創新等四個方面探究了提升思想品德教師綜合素養的方法。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師;綜合素養;提升;思考
教師是否具有較高的職業素養與教學技能,對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產生直接的影響。思品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內容主要是對社會現象進行分析,減少并消除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產生的困惑,規范學生的不良行為,促進學生個人情感產生良性變化。這就需要思品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那么,如何提升思品教師的綜合素養,就是本文的探究內容。
一、 提升思品教師綜合素養的必要性
筆者認為,提升思品教師綜合素養的必要性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其一,課程目的要求。思品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與人生觀;培養學生的文化修養,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民族文化自信。要達到這些目的,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其二,課程內容要求。思品教育課程內容除了道德法律與人生之外,還有經濟與政治常識。所以,思品教師不僅要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也要具備一定的經濟學與政治學的知識。如我國法律的構成、資本主義經濟與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我國政治的主要內容等。而且,思品教育中的知識還與其他知識有所關聯。如政治的可持續發展與生物中的生態平衡、地理中的環境問題等有所關聯。另外,教師也需要教授學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其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內容還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更新中。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的哲學部分相對來說較難理解。要使學生充分地理解并掌握這些知識,需要思品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其三,教學手段的發展要求。當前,現代信息技術已經進入了課堂教學當中。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只需要備好紙質教案、吃透教材就可以了。而運用了現代信息科學技術之后,教師除了要備好紙質教案、吃透教材之外,也要將其信息化,使之成為電子檔的課件。必要時,教師也需要將教學內容錄制成視頻,對教材內容進行擴充。而且,教材上有的部分內容有限,教師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搜集有關的資料,并將其加入到教案設計當中。有時教師也要對其進行調整。這樣看來,雖然信息科學技術給思品教育教學帶來了一定的便利,但是也使得備課程序變得更加復雜。當前課堂教學又離不開信息科學技術。要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使之服務于教學,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其四,教學對象的變化要求。隨著全國鐵路、公路以及飛機航線建設總里程的增加,以及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思品教師所面對的教學對象的來源范圍更加廣泛。這就意味著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地域、文化、受教育背景、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異。而且,教師不僅要通過思品教育更新學生的思想,使之與社會發展相適應,也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類型的問題,給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此外,隨著各種信息傳播平臺的出現,學生的知識面得以拓展。要使自身儲備的知識能夠滿足學生的要求,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綜上所述,提升思品教師的綜合素養十分具有必要性。
二、對思品教師綜合素養提升的若干思考
1.保持良好教育心態
要提升思品教師的綜合素養,首先,應當使思品教師保持良好的教育態度。其一,從教育態度的內容來看,思品教師除了要用不斷發展變化的思想道德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之外,也要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待思品教育。思品教師是否能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待思品教育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以及情感變化。而且,教師是否有正確的道德觀念、教師的行為方式是否規范也會對學生的道德修養與行為方式產生直接影響。只有教師將教學態度“內化于心,外化于形”,才能夠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與生活態度;其二,從思品教育實施主體來看,要讓個性發展與個性修養并舉。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之前,規范思品教師自身的行為習慣。培養不同層次學生的道德修養時,堅持耐心與細心;其三,從教學思想來看,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以及學生觀,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原則。其影響著教師自身的思品教育教學水平,同時影響教師提高自身素養的前進方向。其四,從心理素質來看,思品教師要進行自我評價,也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否則,會對學生學習思品知識產生制約作用。
2.更新教學觀念與知識
上文提到,思品教育的內容在隨著社會發展不斷地更新中。因此,為了使思品教學適應社會的發展,應當使教學觀念、教學知識與教學內容相匹配,對其進行更新。其一,思品教師除了要了解與吸收有關思品教育的知識以外,還要了解并吸收其他方面的知識。如,心理學、社會科學等。當思品教師具備豐富的知識,才會在思品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使思品教學內容呈現出豐富性的特點。相反,當教師并沒有豐富的知識做支撐,就會走上過去照本宣科的老路;其二,思品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社會主流思想的轉變對教材的影響,探尋教材中所體現的新型理念,通過把控教材的變化掌握最新的思想與理論知識,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做好前期準備;其三,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將傳統教學觀念轉化為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教學觀念,使之滿足課程改革的需求。
3.優化教學方法
當前,思品教師開展德育教育教學活動中存在一些問題。究其原因,是當前所使用的教學方法與不斷發展變化的思品教育內容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應當對當前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其一,思品教師要重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通過與其他思品教師的交流與討論,總結教學中的優缺點與不足。基于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善,進一步總結教學中的優缺點與不足。在不斷地探索中,發掘適合學生以及自身教學風格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需要思品教師注意的是,要結合教材確定具體的研究方向,集學校所有思品教師之力,制作出有針對性的教學實施計劃;其二,改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為主要目標。通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4.加強創新教學內容
在開展思品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堅持對教學內容的創新。其一,創新備課模式。教師可與其他思品教師進行集體備課,了解當前學校整體思品教學的情況,并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調整。此外,教師也可采取模擬課堂的方式進行備課;其二,創新教學活動設計。教師可采取競賽、角色扮演、演講、朗誦等多種手段開展教學活動。
三、結語
從以上分析中,我們可知,提升思想品德教師綜合素養不僅是思想品德教育目的與思想品德課程內容的要求,也是教學手段的發展要求,還是教育對象的變化要求。要提高思想品德教師的綜合素養,首先,應當保持良好的教學心態;其次,應當更新教學觀念與知識;再次,應當優化當前教學方法;最后,應當加強創新教學內容。教師要從教學心態、教學觀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等四個方面入手,才能夠有效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敏.教師德育素養新模型[J].人民教育,2016(23):20-24.
[2]董勝男.新媒體時代中學思想政治教師素養提升策略[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04):60-61.
[3]顏廷濱.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中職德育探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12).
[4]方頤.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德育素養[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1(1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