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爽
摘 要:隨著大批“00后”進入高校校園,大學生的行為也逐漸呈現出了新特點,他們對群體的依賴性由于脫離父母的呵護而日趨增強,高校班級的建設與管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群體行為是群體中成員相互作用的結果,它體現了群體成員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群體行為的研究是洞察大學生個體學習行為、提高班級管理重要契機和有效途徑,而處于大學階段的學生其思想道德以及人生價值觀念等正在逐漸形成,本文研究將群體行為理論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應用到班級建設管理中,通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觀,提高班級管理的實效性。
關鍵詞:群體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班級管理
1 新時代大學生的行為特點
(1)新時代大學生是空前開放的一代,這種開放打開了他們的視野,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更加注重自我的情感體驗與價值實現,個性化的價值追求和主體意識強是新時代大學生群體身上最顯著的特點。由于信息傳播便捷化和快餐化,當代大學生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他們經歷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在大都市和經濟發達地區,一部分青年人都有出國留學、旅游、購物的經歷,“世界化”已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空間的組成部分。
(2)00后大學生是網絡的“原住民”。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學習方式已經從“觸網”向網絡生存轉變。智能手機既是信息交流工具,又是學習、生活的平臺。但由于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和成熟的認知判斷,網絡信息化在某種程度上也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對“00后”大學生思想引領、價值觀塑造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部分學生盲目從眾、易混淆是非,導致群體行為問題的爆發,增加班級管理難度。
(3)當代大學生的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他們既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歷史進程的見證者,更是偉大事業的參與者、繼承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青年特別是大學生的主體意識越來越強,他們關注社會熱點,喜歡就熱點事件發表意見。在國際化和網絡化形態中生存的當代大學生,部分學生呈現出了拜金主義、精致的利己主義和唯感覺論。
2 高校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價值趨向不明確班級作為大學群體的基層組織,是大學生開展各項活動的基本單位。有研究表明,大學生個體的價值觀主要來自于他所屬的群體,因此群體價值趨向對大學生個體乃至群體的行為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在目前的高校班級管理中,多僅以低層次的管理結果為驅動,如僅追求成績合格率、就業率等,忽視了群體行為的過程管理,更忽視了在班級建設中的價值引領。
(2)缺乏凝聚力和集體意識班級凝聚力是指班級對其成員的吸引力和成員對群里的向心力,有助于達成群體共同目標,提高管理效率。班級凝聚力表現為學生對所在班級的歸屬感、自豪感和集體意識。大學生群體凝聚力也可以轉化為實際力量,成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激勵因素。然而由于缺乏正確的意識形態引導和主流價值觀教育融入,很多班級出現了凝聚力缺乏和集體意識缺失的現象,主要表現為班級成員不愿參加團體活動,班級工作難以推動。
3 群體行為理論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群體行為是群體中的成員形成的一種具有暫時性但又十分明確的集體心理。如在同一班級內的學生在學習行為上往往表現出相似性和一致性的特征。在大學生中最為常見的從眾心理也是群體行為的表現之一,很多大學生會自覺或不自覺地考慮其他人的意見或群體的要求,選擇從眾的行為。大學生的從眾行為可以表現在方方面面,如:戀愛、就業、違紀行為及消費等。負面的從眾心理容易導致群體盲思、盲從,而正向的從眾行為可以形成一種力量和心理尺度,成為大學生對自己和周圍的人進行道德和行為判斷的標準。輔導員可以通過群體的影響力,促進大學生提高道德認知水平,增強道德情感。其次,對大學生從眾心理和行為的研究,也可以為班級管理提供一個新的視角,采取更科學、更靈活的教育方式,提高管理的針對性。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大學生群體中形成價值凝聚力,激發班級管理的內在動力,促使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習慣等在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背景下能夠更加規范,使得班級建設和班級管理工作更具實效性。作為中國未來的希望,新時期的大學生任重而道遠,確立科學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賴于社會實踐,所以進行價值觀教育要特別重視“知行合一”。
4 基于群體行為理論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班級管理方法
4.1 劃分不同群體,多維度開展班級管理
在班級建設和管理工作中,將大學生群體根據時間、空間維度劃分為“宿舍群體”、“具有共同愛好群體”、“專升本群體”、“考研群體等”,根據不同群體的特征性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充分發揮群體效能的中介作用,促進不同學生群體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共同學習習慣的形成,同時充分利用群體行為和群體影響使班級管理更加得心應手。
4.2 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引領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引領班級的共同理想建設。托克維爾曾經說過,一個沒有共同信仰的集體,是不存在的。如果一個集體沒有共同信念,就沒有一致的行動,構不成集體。尤其是要建立一個欣欣向榮團結向上的班集體,就必須用積極的、正向的價值觀把全班的精神武裝起來。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出發,建設一個 有共同理想信念、共同價值目標、共同奮斗拼搏的班集體。從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方向出發,正確引導班級發展的價值選擇,促進學生建立自由、公正的班風,實現同學之間的和諧相處。從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出發,明確學校、集體、個人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學生個體在班級管理中的主人翁作用。同時充分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凝聚班級力量。作為輔導員要走到學生中去,真正了解學生心中所想,實際所需,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班級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增強學生的班級情感,逐漸形成團結向上、生機勃勃班級精神。
4.3 豐富活動類型,發揮網絡教育陣地,提高班級管理效率
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環節,使大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對社會、對自身的認識,對于當前社會功利化傾向對大學生的影響有很好的教育。充分利用新媒體,如:建立完善的新媒體公共服務平臺,使大學生通過網絡新媒體更快、更全面、更準確地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通過建立班級微博、微信公眾賬號等形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進行推廣。開展形式多樣,同學們喜聞樂見的網絡活動,如利用微信群發功能定期向班級同學發送簡單短信,通過手機短信來發送相關信息來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另一方面,使用QQ和微信等應用程序定期向大學生推送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顯性或隱性教育信息。以新媒體為平臺,提高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程度。
4.4 切實發揮學生干部的朋輩引領作用
形成學生干部核心價值觀制度化,學生干部作為核心,將價值觀固化于制度,成為學生組織文化的一部分,明確學生干部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使其成為學生干部必須遵循的價值準則。提升學生干部對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認可度。建立“學校、學院、年級、班級”多級聯動的工作機制,共同服務廣大學生成長成才。
習近平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主動發展和應用新媒體這個載體,豐富班級制度的內容和管理方法,加大實踐活動投入力度,強化黨團建設,整合黨團資源,采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團活動。多管齊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以高校輔導員為建設的指導者和踐行者,實現班級的高效管理。
參考文獻:
[1] 成長春.大學生群體行為過程管理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6.06.31-33
[2] 耿依娜等.當代中國大學生群體行為的誘因及影響因素[J]高等農業教育,2007-12.12:77-81
[3] 沈丹.群體動力理論視角下班級管理模式的創新[J]教育現代化,2017,4(37):84-85
[3] 沈丹.群體動力理論視角下班級管理模式的創新[J]教育現代化,2017,4(37):84-85
[4] 胡偉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班級高效管理探析[A]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2.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