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摘 要:現如今,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持續進行,使得實際教學中逐漸滲透了更多的新型教學模式,使教學質量獲得了顯著的提升。若想要使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則要引入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以及動手實踐能力得到提升。為此,本文首先對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的作用進行了闡述,然后論述了初中化學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對策,旨在為相關人士提供有價值的借鑒與參考,更好的投身于教育事業中去。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初中化學教學;運用
前言:
在初中教學系統中,其中一門較為基礎的課程就是化學,若沒打好學習基礎,那么在以后的化學學習中將會出現不良的影響。學生上初中后開始學習的一門新課程就是化學,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教師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則學生的學習成績也無法進行提升。而在化學教學中成功引入情境教學法,既可以使學生在學習中正確確立自身主體位置,通過真實的情境,學生也能夠更好的開展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與探索熱情,這樣,老師才能夠順利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學生也能夠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提升成績。
一、初中化學教學情境教學法的作用
(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情境是指課堂中所體現的情感、認知與行為環境等,要在課堂上建立良好的教學情境模式,就必須有豐富的教學內容、生動的教學氛圍。良好的教學模式可以增強學生對教學中知識的渴望,通過教學情境更好引導學生情感,不斷幫助學生增強學習動力,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活動,從而發揮出良好的調節、定向和引導作用。要確保教學中所使用的教學素材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利用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化學問題和現象,或學生感興趣的科學歷史和高科技,可以改善課堂教學的教學氛圍,使課堂教學的教材更加豐富,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更好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便于學生學習理解
教師需要在教學情境中將一個完善的知識背景向學生展示,學生通過教學情境,可以對知識進行全面而又詳細的了解,為學生提供與化學知識相關的具體實踐,使學生了解知識的本質和與生活實踐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還需要運用直觀的手段,讓學生直接進行化學實驗,如展示模型和物體等,這樣才能給學生帶來更加真實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層次去對問題進行思考,幫助學生提高知識結構。建立相應的教學情境,有利于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發展知識探究能力
通過實施教學情境模式,學生可以在情境中鍛煉探究能力,在教學情境中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可以通過開展探究活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樣能夠更好的獲得化學知識與化學學習技能。在大多數情形下,教學情境模式與探究活動是密不可分的,將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模式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有助于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課堂活動以及后期的探究活動,從而可有效的培養正確的科學態度,通常而言,學生不能獨立完成教學課題的探究工作,所以,教師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
二、基于初中化學運用情境教學的具體對策
(一)重視課前導入,構建問題情境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在很多個環節中引入情境教學,而一堂課就是從課前導入開始的,高質量的課前導入,會對教學效果發揮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要對課前導入環節的設計加以重視,并針對初中生學習的具體特點,適當的為學生構建有趣的問題情境。初中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在課前導入開始時通過新穎的問題來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快速進入到問題情境中去,這樣,有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提升。
比如,在學習《我們周圍的空氣》時,老師可向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問:“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物體就是空氣,那么我想問一下同學們,有誰知道空氣中都包含哪些物質嗎?”然后積極引導學生去踴躍回答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則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驅使下,會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認真思考并積極研究問題答案,從而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新內容。
(二)結合日常生活,構建生活化情境
化學同我們日常生活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化學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很多領域中。不管是醫療環保亦或是生產加工,均離不開化學輔助。因此,老師在設置教學情境時,需要注意的是,要針對化學學科特質,從而建立生活化的情境。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對生活細節進行觀察,并將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化學現象進行記錄,這樣就會為課堂教學積累出更多的教學素材。根據課本的知識內容,選擇相應的生活教材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更好的體驗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這樣可以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為高效優質課堂的構建奠定基礎。
比如,在學習《自然界水》內容時,老師首先可以找同學對生活中存在的水及同水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闡述和羅列,并對生活中有關水的現象進行講述。并且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中的飲用水需要進行凈化處理才能喝,然后,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同學們做一個微型水凈化的實驗,從而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這樣能夠更好地了解水的凈化過程,有助于更好的學習新知識。
(三)運用信息技術,構建教學情境
在當前時期,教育領域中也引入了信息技術,并成為了一種常用的技術手段,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搜羅出海量的教育資源,從而無限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有助于學生建立起全方位了立體教學情境,不管是在聽覺亦或是視覺上都為學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比如,在學習《碳與碳的氧化物》內容時,老師則可通過信息技術對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圖片、文字等資料進行搜集,并邊講解內容邊將搜集來的資料進行播放,再適當的增添點愉快舒心的音樂,這樣,就成功構建了班級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并組建了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教學視頻資料,學生可以知道更多的知識和內容,也會使個人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增加知識儲備量,為化學思維的建立奠定基礎,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化學學科素養。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情境模式教學方法引入到初中化學教學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真實的情境,會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好奇心,從而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去,更好的豐富初中化學教學素材,彌補傳統教學弊端,并有助于學生化學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最終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同時也能夠實現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黎文.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4):115.
[2]蔣翠翠.情境教學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