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 要:數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是對現實生活的抽象。高中數學的抽象性較高,學生在學習和理解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困難,導致學習效率不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體系,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數學教學,教學效率,教學方法,學習態度
在高中階段,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但是大多數學生數學學習上都有一定的困難,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的教學效率都不高,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一定的方法來改善這種現狀。
一、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之后,就會產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推動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
首先,要與生活現實聯系起來。既然數學來自生活,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數學的特點來探索數學問題背后的生活問題,并與現實充分聯系起來。這是因為如果教師通過教學教給學生的是間接經驗,將這些間接經驗與學生的直接經驗相聯系,學生就會認識到數學與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例如,在“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的教學過程中,線與圓之間的位置關系可以與生活中海平面上的日出進行類比,將數學知識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
其次,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相關的數學故事,如圓周率是怎樣被劉徽發現的;如牛頓和萊布尼茨怎樣提出了微積分;例如,在無理數教學前,你可以說西伯斯被謀殺是為了捍衛真相。這樣可以增加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最后,教師需要合理創設問題情境,這將使學生有解決問題的愿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也可以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
首先,教師應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的設定目標。首先,目標設置要清晰,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總體目標層層細化。在目標細化的過程中要注意層次性和階段性,要層層遞進,讓學生感到數學的趣味性。其次,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數學目標設置的課堂上,要尊重學生為主體,老師在呈現教學目標時,也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讓學生始終清楚自己的目標,實現課堂學習的目標。使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其次,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歸因。當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信心和熱情。從長遠來看,學生會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積極歸因。當學生遇到失敗時,鼓勵學生的同時將失敗歸因于不夠努力,而不是能力不足。在學生取得一定的成績時,在表揚學生的同時要把成功歸因為努力,而不是運氣。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建立這樣一個思想:一切都可以通過努力達到。這也有利于學生日后的發展。
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實質性的獎勵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例如,在每次大型考試之后,對于成績優秀和有進步的學生,可以準備一些小獎品或者獎狀用來獎勵他們。同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來開展教學評價,確保通過評價環節維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為學生更進一步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首先,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師生之間由于角色的不同,學生對于教師有一條無形的心理防線,不利于教學的發展。因此,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師生關系非常重要。
其次,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教師應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與學生進行談話時,盡量心平氣和、言語文明。即使學生犯了錯誤,教師也應該盡量在外面與學生談話,不能感情用事,要平等地與學生交談,并給學生解釋機會。
再次,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興趣。當今社會,文化課的好壞不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功的標準,要鼓勵學生發展健康的興趣愛好。
最后,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想法。在學生提出疑問時,教師要認真傾聽,耐心講解,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學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時,教師要積極和學生進行討論,鼓勵這種學習態度。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現錯誤,要寬恕理解,并加以改正。
第四,教師除了關心學生學習方面的問題,更要關注學生思想方面的狀況,要和學生多交流溝通,對他們不正確的思想加以規勸,使他們少走彎路。要和他們成為朋友,同時要保證一定的距離感,保有教師應有的威嚴。這樣學生在上課時就會有更好的學生狀態,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
四、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
首先、課堂講解是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的主要途徑,教師要高效利用課堂時間。經濟學中有個二八法則,既關鍵的百分之二十遠大于一般的百分之八十,數學學習也符合這一法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這百分之二十的關鍵知識點,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深入的解析,讓學生聽懂,其他的知識點就很容易就會學會,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其次,教師要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和發言,讓學生體會知識形成的過程,而不是機械的進行記憶。
最后,教師要依據不同的課題和課時的教學目的和任務,學生的可接受水平,以及教師本身的能力合理的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優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五、總結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也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的進行教學,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劉永勝.淺析如何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
[2]沈亮.高中數學教學效率提升方法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