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 要:鑒于智能化選煤對于礦物加工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目前教學方法與用人單位需求素質不匹配的情況,本文以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教學為例,提出一種預研項目教學法,通過課程改革的意義以及改革方案,闡述了預研項目教學法對培養學生協同創新能力、建立多學科交叉知識體系,提高工程實踐適應能力的重要性。
關鍵詞:礦物加工;預研項目教學法;教學改革
1 前言
隨著國家智能制造以及智能化選煤廠的提出,礦物加工所在的用人單位對于自動化、智能化方面的人才需求極大,且礦物加工與智能化方面的復合型人才更是“尋之不得”。
安徽理工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成立于1952年,致力于培養煤炭洗選加工方面的人才。而《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是礦物加工工程專業本科課程體系中的專業核心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創新性、工程性都非常強,技術更新非常快的課程;對于經過專業認證后的礦物加工工程的本科教育,更需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符合當前社會企業和用人單位對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能夠極大的提高本專業學生的視野,跟隨行業技術發展前沿,增加學生就業適應能力以及研發理論與實踐基礎沉淀,具有重要的作用。
2 預研項目教學法的改革意義
2.1 “預研項目教學法”的簡介
由于過程參數測試所涉及到的知識面廣,知識理解性要求強,且技術更新快,因此應該緊密結合技術發展以及實物操作,預研項目教學法則就是以學生為主導,企業訂單預研項目為平臺,通過理論分析、實踐應用案例示范、軟件模擬、實驗驗證等教學形式來完成教學活動,預研項目教學法主要是考察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用完整的企業訂單項目來開展教學,與企業項目的應用相結合,從而達到更好的培養效果,讓學生日后工作學以致用。
2.2 開設“預研項目教學法”課程改革的意義
通過在礦物加工工程參數測試課程中實施預研項目教學法,學生以企業訂單預研項目為平臺,根據教師授課思路以及安排的項目來進行設計,包括了對資料的搜集、對項目進行分析和計劃以及通過實踐驗證和優化,從而來得到最終的結果。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掌握能力,也可以鍛煉學生自我分析和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同時在進行項目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把課本中的知識點以及重點難點都掌握并應用到項目中,教師在整個項目中起到了一個媒介和引導的作用,將理論上的知識點和項目中的技術問題進行有理有據的銜接,并指引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項目的負責人和實踐者。預研項目教學法的實施使得教學內容變得更加靈活,可以把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讓課堂回歸現實,更貼近工程應用,所以實施預研項目教學法勢在必行且切實可行。
3 “預研項目教學法”的實施方案
3.1 實施方案流程
項目實施過程將以預研項目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項目討論,根據不同的理論設計讓學生通過SolidWorks軟件完成產品的結構設計,通過Workbench軟件完成結構的模擬,針對模擬結果的不足進行結構優化,最終通過實驗測試完成產品的最終定型。
3.2 實施案例
以選煤廠皮帶輸送保護系統的預研項目為例,將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的知識點以及重點和難點等融入到該項目的任務書中,項目負責人以及項目組成員根據項目任務書的要求進行項目方案設計并對項目方案進行可行性分析和討論,確定最終的項目方案和技術要求等,根據項目方案和技術要求等對項目的技術路線進行規劃,以及合理規劃項目進度等,項目負責人在項目組成員的配合開始實施選煤廠皮帶輸送保護系統項目,列出該項目所需的設備清單和采購,對選煤廠皮帶輸送保護系統進行搭建并調試,調試完成后該系統均能滿足項目任務書所定的技術參數所要求,完成項目。
該項目完成后學生們對該項目中所應用到的《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知識點進行梳理,涉及到測試系統組成、傳感變換器工作原理、電橋鋪設與干擾因素規避與消除以及選煤廠實際工況下得應用與調試等重難點,涵蓋了課程的重難知識點,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3.3 實施方法多樣化
預研項目教學法方式靈活多樣,同時為了不占用《礦物加工過程參數測試》課程課堂教學課時,其項目教學除了結合企業項目訂單,還將采用以學科競賽、技術前沿專題、專利論文申報等多種形式展開。
4 改革目標
參數測試系統是自動控制系統實現功能的“媒介”上承執行系統,下饋控制系統,參數系統中的核心傳感器涉及到材料、力學、電學、計算機編程等多學科交叉,傳感器的設計手段包括先進設計技術、軟件模擬、實驗驗證等多方法結合,以預研項目為實踐對象,建立學生多學科交叉知識體系,樹立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自信和建立良好的協同創新能力,敢于開拓新的方向,利用好一切學習鍛煉機會,培養解決工程實踐問題的能力,成為真正的實踐者和創造者。
參考文獻:
[1] 呂文豹.教學實踐在高校教學中的重要性探討—以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2016,32(16):273-275.
[2] 周偉,朱金波,劉海增,等.淺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途徑和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7(8):49-50.
[3] 沈亮,劉令云,等.礦物加工工程環境保護課程教學方法探索[J].廣州化工,2019(47):137-138.
[4] 馬英強,謝材,李睿,等.工程教育背景下礦物加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建設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8(22):81-83.
[5] 劉令云,閔凡飛.礦物加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實踐[J].高等教育,2019(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