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強
摘 要:分析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和一體化教學改革中課堂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及原因,如何營造一個快樂輕松的課堂,讓學生在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快樂輕松地學習知識和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實現技工院校與學生 “雙贏”、“雙發展”,使快樂輕松課堂成為教師教育教學一個全新的亮點。
關鍵詞:技工院校學生;一體化教學;快樂輕松的課堂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知識和技能時代的到來,企業大量引進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組織流程和新的生產方式,對技能人才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提出新的要求,這樣對技工院校對技能人才的培養進行反思與創新。以下是筆者從事技工教育事業十多年以來的經驗總結與個人見解。
1 現代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分析
(1)自信心不強、不思進取。大部分學生無法考上大學而不得已選擇技工學校的生源。因此,技工學校的學生總覺得自愧不如、低人一等的感覺,很容易造成自卑、自曝自氣、自信心不強,這些因素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成才。
(2)專業興趣不足。很多學生都是家長幫忙選擇專業,根本沒有考慮學生是否感興趣,加上本身成績一般,這樣使這部分學生就無法將精力集中到學習中,整天不是玩手機打游戲,就是打瞌睡,不聽老師管教,無形中對其他學生造成負面影響,嚴重制約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3)學習動力不足,綜合素質不高。不足表現在:儀容儀表不合格、曠課、遲到、早退;厭學、不要動腦筋,不完成作業,厭惡動手操作等的懶惰行為;撒謊、欺騙、夜不歸宿等逃避行為等,無形中給課堂教學和學校德育管理工作帶來很大麻煩和阻礙。
(4)抗壓能力不足、人生目標不明確。隨著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斷發展,人的觀念也不斷轉變,獨生子女不斷再多,不少孩子從小被家長寵愛,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抗壓能力不足,表現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往往顯得束手無政,毫無方法。
2 現代技工院校一體化教學改革中課堂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及原因分析
2.1 課程安排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課程安排來源于教學計劃,基本原則是基礎課程-初級課程-中級課程-高級課程,循序漸進。但受制于同一專業班級較多,教學設備和場地有限,以及專業教師缺少等因素,在沒有學好專業基礎課程情況下去學習專業中級課程,偏離了基本原則,學生很難接受和掌握,這樣給教師教學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2.2 課程資源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課程的實施宜采用學校為主、企業為輔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讓學生在學校模擬的企業工作情境中,培養其獨立分析與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促進其職業責任感的建立。課程的實施宜建立以下資源:校外學習工作站、校內學習工作站、教學場地、教學設備資源、教學資料。如果每一門課程的資源都能按照以上進行建立,可以說是十分完善的,往往花費的人力和財力也是十分驚人,由于這些因素的制約,一般挑選示范專業的主干課程進行建立和完善,這樣嚴重制約非示范專業和非主干課程的平衡發展和教學工作正常展開。
2.3 課程實施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課程的有效實施,必須有與課程實施要求相適應的業務精湛、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配套的教學場所及設備設施作為保障,并要求課程組在遵守學校正常教學運行管理的基礎上采用“校企雙制 工學一體”教學模式組織課程的教學實施。要作為一門精品課程進行實施,要有典型的教學內容、充裕的課程資源、卓越的教師師資、完善的教學場所、科學的教學實施。一個專業有很多主干課程,每門都做成精品課程難度是很大的,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個專業一般選用一、二主干課程作為精品課程進行建立,其他課程往往造成忽略,教學成效差距是很明顯的。
2.4 學生綜合素質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
技工教育是一種培養行業需求的實用人才的教育,它的這種教育方向決定了技工院校對中職生源挑選的寬松性,而這些問題決定了招來的學生質量下降,比如,為了增加招生數量,不論學生的成績怎樣、思想品德怎樣,來者不拒,造成生源質量不好,比如自身約束能力差、父母無法管教等。因此,技工院校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不高,給教學工作和德育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和挑戰。
3 現代技工學校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如何營造一個快樂輕松的課堂
3.1 駕馭心靈,解開心結,重拾自信
心理學家文壇巨高爾基言“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教育孩子的人,他才可教育孩子”。 對于特殊的學生教師必須詳細了解學生情況,找準方法去接近他,包容他,關心他,了解他,找準方法解開他的心結,以愛的能量來融化他凍冷的心靈,讓他們重拾自信。
3.2 專業興趣培養
對專業是否感興趣,決定著專業學習成功與否。陶行知先生也說過:“學生有了興趣,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樂”。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了解學生真正的需求和興趣,創建學習氛圍,強調合作等等,來促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專業學習過程中,比如可以組織小組討論,進行分享,還有小組答辯、互評,讓學生對所選擇專業充滿自豪感和期待。
3.3 常與班主任溝通,提高班級學習氣氛
教師要與班主任建立聯動機制,多去了解所任班級的學生特點,掌握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齊頭共管,互惠互贏。比如和班主任一起多搞班級專業技能競賽,多參與班級專業方面文化墻建設,提高班級的凝聚力集體和學習氣氛。馬卡連柯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當所任班級凝聚力很強,學習氣氛很深,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也會輕松和快樂。
3.4 遵序漸進,以學生為中心
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特點、需求、基礎,適當調整學習目標,明確課堂教學中“教什么”“學什么”“如何教”“如何學”“教得如何”“學得如何”。課堂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主人,教師要不斷了解學生心聲,教學生所學,給學生所需,解學生所惑。
4 結論
總之,技工院校作為培訓技能人才的主陣地,始終以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國家繁榮富強服務,為企業人才需求服務,為促進就業服務,辦學宗旨是服務國家、服務企業、服務技能勞動者。詳細分析一體化教學改革中課堂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營造一個快樂輕松的課堂,讓學生在一體化教學改革中快樂輕松地學習知識和技能,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實現技工院校與學生 “雙贏”、“雙發展”,使快樂輕松課堂成為教師教育教學一個全新的亮點。
參考文獻:
[1] 何晟.中職學校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職業技術教育,2011年第3期.
[2] 李木杰.技工學校一體化課程體系構建與實施.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