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由于網絡環境對初中生學習數學知識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許多農村的初中都開始依托網絡平臺為學生建設網絡教學環境,使農村學生也能體驗到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教學優勢。基于此,本文對網絡環境下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網絡環境;教學模式探究
大數據時代下,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在數學研究以及數學課程的教學中,對數學教育者來說既是一個新的機遇,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網絡環境下的數學教學必將綻放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一、網絡環境下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新特點
在網絡環境下,我們的教學將不再是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絕對中心的教學模式。新型課堂的重心將會發生轉變,新模式將會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通過各種教學設施,科學、系統地為學生呈現相關知識和信息,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建設。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通過電腦直接從網絡上找到自己想學的東西。同時,網絡環境的交互性也為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可能,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向教師請教不懂的問題,大大方便了學生的學習。數學教學也可以不再依賴傳統教具,而是可以用計算機技術給學生呈現更加豐富多彩的教學效果。
二、網絡教學環境下如何發揮學生和教師的主體作用
(一)網絡環境中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的作用
1.信息海洋的導航者。網絡環境有著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其優勢之一就在于網絡教學平臺中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學生可以隨時隨地查詢自己想要的資料。除此之外,如果學生有哪一節內容沒有聽懂,還可以在網絡上搜尋相關的教學視頻來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有條件的教師還可以將自己上課的內容錄制成視頻,以供上課沒有聽懂的同學進行二次學習。雖然網絡中的教學資源可以用“浩如煙海”來形容,但也魚龍混雜,這就需要教師充當信息海洋的導航者,為學生篩選真正有利于他們成長的學習資源。
2.學習過程中的輔導者。中國國情下,一個班往往有很多學生,教師很難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網絡平臺的出現可以大大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同時對家校合作教學也有著一定的幫助。因此,在網絡教學中教師往往充當著學習過程中的輔導者這一角色,既要為學生指導問題,也應和家長進行溝通,共同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在這一點上,我所在學校運用了云校家APP,旨在進一步發揮教師輔導者的作用,與家長一起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二)網絡環境下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1.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網絡環境下的數學教學對于學生的要求更高,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勢必要求學生有更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教學,教師無法面對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現實督促和監督的作用被減弱,這就需要學生依托網絡平臺的一些功能,做到自主學習。我曾使用洋蔥學院這一軟件來實現在網絡平臺中對學生的督促,同時加強學生的自學意識。通過洋蔥學院,學生可以知道自己的課程學習時間以及習題練習次數。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將這些數據截圖上傳,通過和同學之間的比較來加強學生自學的意識。
2.利用網絡的自我測評。互聯網教學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由機器對學生的習題及測試做出評估,讓學生切實地了解自己的水平。數學題的答案往往都是客觀的,機器可以很快給出評價,同時根據學生的錯題給出學習建議,讓學生知道自己該深入學習哪一個知識點。以洋蔥學院的應用為例,在這個軟件上學生可以實現智能測評和查缺補漏。只有知道自己哪一方面的知識有所欠缺,學習才會有目標,學習效率才會有所提升。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業上傳到班級的公共平臺上,讓其他學生為自己打分,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有更加客觀的認識。
三、網絡環境下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創新探索
(一)利用網絡教學設備進行課前準備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很多農村的初中也普及了網絡教學設備。這樣的教學條件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很多便利,尤其讓教師的課前準備變得很容易。初中數學課程中有很多概念和知識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無法觸及的,對學生來說理解起來十分困難。通過網絡教學設備,可以將某些概念很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例如,在講解平行線的判定這一部分知識之前,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一些相關的動畫資料。我在課堂中為學生播放了跳高運動員在進行跳高過程中的模擬動畫視頻,教師可以自行調節支架高度、橫桿高度以及橫桿的擺放位置等,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上的認知來思考如何讓運動員每次都能夠順利跳過橫桿。一些聰明的學生很快就發現了這樣一個條件:只要讓運動員身體最低的部分能夠和橫桿保持水平,運動員就能夠越過橫桿。這里教師就可以順勢為學生引入平行線的概念,繼而進行平行線的判定教學。之后,教師還可以通過設定將橫桿的位置改為傾斜的角度,讓學生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繼續保持橫桿的水平狀態。顯然,這樣的課前導人能讓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并在后續的教學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二)利用網絡教學設備進行課程的講解
互聯網的出現給情境創設教學法帶來了新的活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和互聯網,以視頻動畫的方式為學生進行教學資源展示,同時可以用希沃電子白板系統來代替傳統黑板。互聯網帶來的新的教學方法給我們初中數學的教學也帶來了無限的可能。例如,在講解“無理數”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計算機的優勢來進行情境創設。在這節內容中,要求學生們理解無理數的含義,并能夠熟練區分有理數和無理數。進行這部分內容教學之前,要先讓孩子們知道什么是有理數。因此我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有理數的例子,如買東西時貨物的價格、溫度計上的數字等。學生通過思考對這些數字進行進一步的劃分。緊接著我在多媒體上給學生們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a2=2,這里的a不是整數,我們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嗎?如果不能,那它又是什么數呢?”學生發現有理數并不能表示全部的數,這時教師便可以引入無理數的概念并進行相關知識的教學了。
(三)利用網絡環境進行教學效果反饋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注重教學過程,忽視了教學效果反饋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主要原因是缺乏合適的平臺。網絡環境在農村初中教學中的普及,為初中數學教學反饋提供了一個合適的平臺。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解教學內容時,可以利用網絡教學設備上的資源,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置多個問題,讓學生使用網絡教學設備回答教師設置的問題。學生答題后,教師利用網絡教學設備展示答案并附上相應的講解步驟,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給出的答案進行自我修正,找出自己知識中的漏洞。教師也可以在回答中發現學生知識的不準確,從而調整教學方法。在為學生出題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同學在判斷“√4是有理數還是無理數”時出現了差錯,誤將√4當成了無理數。在這里我認為是同學將數的判定和式的判定混淆了,看到了根號就將其當成了無理數。之后我為學生講解了數的判定應該以數的本質為準,因此這里應按√4=2將其判定為有理數。
四,結語
作為一名農村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思考如何教好學生,更應該學會利用各種手段來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本文從網絡環境下農村初中數學的教學特點出發,就如何運用網絡平臺實現高效的數學教學做出了探究,提出了利用網絡教學設備進行課前準備、課程的講解以及利用網絡環境進行教學效果反饋的具體思路,希望能為廣大教師提供一點新的教學思路。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陳宗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方法探析[J]科教導刊一電子版(上旬),2018(56).
[2]海偉.課改下初中思品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建設有感[J].新課程,2016.
作者簡介:李進榮(1989-),男,回族,寧夏銀川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