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
摘要: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提高基層護理服務能力需要有一定的護士人力資源作為保證,人是首要因素,人才是資本。現以我院2012—2016年護理人力資源使用情況為例,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方法,旨在促進基層衛生事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思考
引言
鄉鎮衛生院作為農村三級服務網的中間樞紐,直接為我國農村居民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并承擔對村衛生室的業務管理和技術指導等任務,在農村衛生事業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護理人力資源是以促進疾病康復,促進全民健康,延長壽命為目標的國家衛生計劃所需要的一種人力資源。鄉鎮衛生院護理人力資源的組成結構及人員素質直接影響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現對我國鄉鎮衛生院護理人力資源情況進行分析,以便于了解和促進我國農村衛生事業工作的發展。
1存在問題
1.1護士人力資源配備不足
這個問題在當前鄉鎮衛生院尤為突出,我院實際開放床位100張,應配置護士人員為40人,實際僅17人,缺編23人。主要原因是在當前的衛生體制下,衛生院實行的自收自支、自負盈虧的運營模式,受藥品零差率、農合費用總額控制等因素影響,利潤明顯減少;但各項開支(如網絡服務費、耗材費、人員工資等)大幅增長,各級政府對鄉鎮衛生院的投入嚴重不足,致使衛生院發展舉步維艱。衛生院極力控制人員數量,減少人力成本支出,護士由于不能直接創造效益而首當其沖;同時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入、人口老齡化加劇、群眾多層次的健康需求,使醫院業務量的迅速增長超過預期,護士的人力資源補充滯后,不能及時滿足業務增幅的需求。
1.2學歷結構不合理
護理人員的素質是影響護理質量的關鍵因素,而學歷則是體現護理人員素質的重要因素。2005年衛生部對全國鄉鎮衛生院注冊護士學歷構成進行統計,結果發現,本科:大專:中專:高中:初中及以下=0.3:13.5:74.4:6.9:4.8,可見鄉鎮衛生院以中專學歷為主體,高學歷護理人員少之又少。據調查,四川省無護理專業學歷從業人員占到了11.1%,安徽省鳳陽縣9所衛生院共91名護士,其中無學歷者占到了16.48%,提示我國基層護理隊伍的學歷情況存在一定問題,因此提高農村衛生人員的素質是我國農村衛生事業的當務之急,以便促進醫療護理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1.3 人力資源嚴重不足且不合理使用
各鄉鎮衛生院衛技人員不足且不合理使用,護理人員嚴重缺編,占衛技人員總數的31.1%,醫護比為1∶0.63。病區無專職護士長,甚至無專職護士;以聘用臨時合同護士應對人員的不足,有3所鄉鎮衛生院的病區護理和注射室工作由鄉村醫生和未取得執業證書的臨時合同護士負責;護理人員兼任藥劑人員、檢驗人員等跨專業執業行為現象普遍存在。12所鄉鎮衛生院中,衛生技術人員的學歷、職稱、技術水平普遍偏低,邊遠貧困鄉鎮尤其嚴重。護士66人其中大專學歷占9.0%、中專學歷占91.0%;主管護師占4.5%,護師占36.3%,護士占60.2%。專業技術人才的匱乏和不合理使用制約護理的發展。
2建議
2.1科學配置護士人力資源
面對基層衛生護理人員嚴重缺編問題,各級政府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一方面要高度重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與時俱進制定各級別醫院床護比標準,在此前提下將護士的配置與病房床位數、床位使用率掛鉤,適當增加護士編制數、提高正式編制護士的比例,穩定護士隊伍;另一方面要建立基層護理人員培訓機制,對有意愿從事基層醫院護理的人員適當予以補助,進行定向培養,學成后分配到人員緊缺的鄉鎮衛生院工作。醫院管理者應結合衛生院實際,按上年度床位使用情況提高護理人員配置數,同時考慮正常的業務增幅、季節變化、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衛生院應制定人力資源調配預案,在人力不足時啟動預案使科室有高效快速的處置能力。
2.2加強護理隊伍素質建設
專題研究護士人才培養工作并建立考核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提高護理人員業務素質;繼續深入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完善學分登記制度,把繼續教育學分納入職稱晉升、護士注冊、評先評優中;采取請進來、走出去方式,強化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定期組織輪流主講的方式授課,增長護理人員新知識、新技能;加強各專業職稱人才的培養,并發揮傳幫帶的作用,有效激發護士主動學習意識并對職業發展充滿信心。
2.3更新服務理念,建立健全各項核心制度
鄉鎮衛生院院長外出學習機會少,服務理念滯后,且部分院長屬于非醫學專業者,往往忙于抓效益,求生存,忽略了醫院內涵建設,對醫院核心制度知之甚少。加強醫院管理者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樹立管理觀念,提高管理水平,培養創新能力,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成為醫院提高管理水平和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更新服務理念,建立健全各項核心制度,強化全員掌握并將核心制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從醫院管理者、醫護人員到行政后勤人員等全面更新和提升,是鄉鎮衛生院內涵建設的重中之重。
2.4建立健全與崗位管理制度相銜接的職稱制度
上級部門應結合基層衛生專業實際,對基層衛生職稱晉升實行獨立制度,外語、計算機考試不納入硬性指標,把職業素養、臨床工作能力、對基層貢獻等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盡全力讓優秀人才在基層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結語
隨著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建設,及護理人力資源內容研究的深入,各級部門對鄉鎮衛生院的重要性已有較深的認識。針對鄉鎮衛生院護理系統存在的上述問題,管理者還應立足長遠,統籌規劃,以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為本,以改善護理人員學歷、職稱結構和提高福利待遇為手段,提升護理隊伍的整體水平,全面促進農村衛生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滿足農村居民日益增長的衛生需求。
參考文獻
[1]葉文琴,朱建英主編.現代醫院護理管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25,34,273.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9中國衛生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24,46.
[3]黃竹林,胡偉紅.長沙市鄉鎮衛生院人力資源現狀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4,20(3):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