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新華 徐傳磊 柳曉燕

◆摘? 要:隨機選取淮南衛校3個專業,護理、助產、藥劑,4個班級的24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調查,并對實驗班開展混合式教學,其主要形式:信息化大賽、在線開放課程,輔以硬件設施的提升,實驗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并掌握了信息化平臺(學習通)的使用,絕大多數學生養成了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好習慣,為其將來的發展助力。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學生;自主學習
混合式學習將傳統學校教育與遠程在線學習的優勢結合,使學生既能自由地選擇教學資源和交流方式,又能通過適當的學習活動彌補在線學習的缺陷。2018年4月教育部發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全面提升學生信息素養。本文將對混合式學習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的關系做以下研究。
1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
1.1對象
基于方便取樣的考慮,調查2015年入學的淮南衛校3個專業護理、助產、藥劑四個班的在校生240人,其中女生212人,男生28人,年齡15~18歲。
1.2方法
采用自制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評價量表進行調查,發放問卷240份,回收有效問卷230份,回收率為95.8%。每次發放問卷的同時隨機訪談20名護生。
1.3統計學方法
將資料數據錄入計算機,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有效問卷進行數據統計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描述,對數據均采取橫向和縱向對比。
1.4結果
1.4.1首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評價情況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總體平均分為(73.00±12.56)分,最高分為85,最低分為55分。評價為優秀的有20人,占8.3%;評價為良好的有50人,占20.8%;評價為一般的有170人,占70.8%。
1.4.2首次調查具體條目得分情況
2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改革探索
基于我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缺乏,我校開始探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改革,具體如下:
2.1師生信息素養的提升
在準備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的過程中,需要學生配合。在實際備賽中,由于賽事需要,教師著重進行了信息化平臺的培訓,有了信息化平臺的助力,實現了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
2.2積極開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
我校利用安徽省質量提升工程示范專業資金建立了5門在線開放課程,在配合大賽的班級繼續開展了在線開放課程的試點工作。
2.3實訓設備和智慧校園建設
華夏基金給我校資助了護理實訓設備,讓學生有了足夠的動手操作機會。數字化校園智慧課堂錄播視頻應用教學系統已經建立,并投入使用。
3結論
通過調查,我校學生在入學時自主學習能力存在缺陷,表現在雖對傳統的信息查詢方式如圖書館有部分了解,但對信息化平臺處于一無所知的狀態。學生極少有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積極性。
我校通過信息化大賽、在線開放課程、硬件設施的提升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在學生的配合下,我校教師斬獲了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大賽信息化設計類一等獎。2018年的調查結果也說明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實驗班學生在2018年畢業時均獲得相關資格證書(護士資格證)的比例為80%,遠超傳統教學班的65%。
目前針對教師的信息化大賽開展的如火如荼,針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賽事目前未有報道,希望將來會有類似賽事,相信能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夢婷.混合式學習環境下中職生學習風格的教學匹配策略研究[D].寧波大學,2018.
[2]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教技〔2018〕(06),2018,04.
[3]徐良,易際磐,馮美玲.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以驗光技術課程為例[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04):30-33.
[4]普星.基于超星泛雅教學平臺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以“網絡攻防與實踐”課程為例[J].現代信息科技,2019(04):108-109.
注:本文系2019年度淮南市教育科研課題《基于1+X證書制度下中職學校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研究》(主持人:江新華 盛國超 編號:JK19050)、安徽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2017年度課題《質量提升工程背景下中職教師信息技術實踐能力培養的研究》(主持人:江新華 編號:AH2017109)、2019年度淮南市教育科研課題《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對中職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的研究》(主持人:徐傳磊 柳曉燕 編號:JK19032)、2019-2020年度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課題《“以學生為中心”理念下中職學校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研究》(主持人:江新華 編號:190005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