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正是養成學生的成熟正確心智的最重要的階段,因此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設對于學生的正確健康的心智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的學生正處于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的階段,已經脫去了小學的稚嫩,但在很多事情的處理方面還不夠成熟,同時初中生也正處于對各種事物都充滿好奇的階段,因此道德和法治這門課程的教學對中學生來說略顯無聊,特別是一些偏理論的法治方面的教學,學生更是難以理解理論知識,因此選擇正確的教學方式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來說十分重要。本文主要討論了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應用方法的探究。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道德與法治;初中教學;方法探究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設置的主要目的是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與人處事的方式,并讓學生了解我們的國家和世界。實際上這門課程在教學上是一門偏記憶的課程,學生需要學習各種名詞例如“依法治國”“尊重”等詞語的概念,并需要掌握各種所謂的“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這些偏概念性的知識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更加困難。我們傳統的一些教學方式都是為考試而服務,導致很多學生都不能真正學習到課本想要教會學生的知識,只是為了考試而死記硬背相關的概念和知識點,這種教學方式根本不能達到原本的教學目的。
一、教師在教學中增加與學生的情感互動
初中的學生正處于成長過程中的敏感叛逆時期,正是情感最為豐富的時期,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增加學生的情感互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于大聲表達出自己的情感,讓學生體驗到課本中想要表達的真實情感,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達到教學的目的。
例如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七年級下冊第五課《品出情感的韻味》是為了教會學生去勇于表達出自己的情感,也讓學生學習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情感的表達。教師在這一課的教學當中可以讓學生主動說出自己所能想到的情感的類型,并讓學生根據自己所描述的情感來講述一個關于自己的相應的情感的故事。例如,如果學生所講的情感為高興,教師可以讓學生講一個自己發生過的讓自己高興的事情。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尋找一些人們表達自己情感的圖片,讓學生猜出相應的圖片分別代表的是哪種情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出相應的情感,并讓其他學生猜出正確答案,用這種方式來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勇敢的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并教會學生用于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對自己的成長具有哪些重大的意義,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二、創設場景,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很重要的部分則是對于法治的學習,但是對于初中生來說還沒有接觸過法律,對很多知識點的學習很難真正掌握和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創設場景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創設的情景當中解決實際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身實際的體驗來增加自身對知識點的理解,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例如,在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八年級上冊第五課《做守法的公民》的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學習法律的相關知識,對于初次接觸這方面知識的初中生來說,學習起來難免會有難度,因此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的知識點創建情景,讓學生通過自身的實際體驗學習相關的知識點。例如教師可以創建“模擬法庭”的場景,讓學生自愿報名參加,把“法庭”搬到課堂上,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法官、律師等角色,教師可以設置一個相對簡單的“案例”,讓學生提前準備相關的資料。通過這種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情景中體驗真實的案例,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關于法律方面的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列舉一些真實發生的事情,例如在學習道德方面的知識點的時候,教師可以列舉生活中常見的“老人摔倒該不該扶”“公交車上該不該給老弱病殘讓座”等事件,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優秀品德的目的。這種創設真實場景,結合實際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學生對課堂中知識的了解。
三、采用分組的方式進行教學
不論在何種科目的學習中,分組學習的方式一直是一種有利于學生大膽發表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的方法。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在知識點的講解方面,拋出一些問題,讓每一組的同學一起談論這些問題。由于學生都為同齡人,因此在很多事情上都會有很多相似的看法,同時,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擁有各種自己獨特想法的階段,而學生也正處于敏感階段,因此初中階段的學生都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采用這種小組討論的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勇敢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例如在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學習當中,七年級上冊第五課《交友的智慧》的學習當中,學生需要掌握如何交友并如何獲得長久的友誼,學生還需要掌握在網絡上交友需要注意的事情。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自己交友的方式,以及可以互相講述自己交友時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討論交友對自己的生活有哪些幫助。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網絡交友的危害以及注意事項,然后讓學生互相討論自己是否有過網絡交友的經歷,并自己互相討論自己認為的網絡交友所可能發生的危害,通過這種引導和讓學生一起討論的體驗式教學方式讓學生深入學習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四、結束語
終上所述,在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中采用體驗式教學的方式對于學生對概念和知識點的理解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學生在體驗式教學的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的樂趣,并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本的知識點。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真正從這門課程的學習中了解到如何做一個有道德和遵守法律的人,這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體驗式教學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初中道德和法治課程的發展,是一種值得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的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顧勇鵬.體驗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以部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教材為例[J].文理導航:75-75.
[2]勞婷婷.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9(4).
作者簡介
梁祥新(1982.10—),男,漢族,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本科,初中思想品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思想品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