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嬌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動中,創新課堂的教學思維成為高中數學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這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以及課堂質量都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在腦中構建較為完善的知識架構,對其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模式;智慧課堂
高中生作為數學課堂的主體,教師通過讓學生在“學、教、練”的過程里來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切實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才能夠更甚從前,對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大有裨益。
1.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
數學的學習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高中生,如果只是一味的記住一些數學定義及公式,根本無法從根本上提高數學成績,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從而幫助學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高中數學課堂上,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發現一些數學問題,而不是讓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只有在不斷進行思考和推理的過程中,才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養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而此時教師的作用就是在一旁做好指導,鼓勵學生不斷的實踐探索,讓學生的求知欲越來越強。現如今小組合作學生是高中數學教學中較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在小組的合作交流中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團隊協作能力。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夠在合作探究學習過程里將自己的潛力發掘出來,把自己的優勢展示給其他同學,從而享受學習帶給自己的滿足感與喜悅感。學生只有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才能夠快樂的學習,繼而不斷增強自信心,對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有關的教學技巧傳授給學生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比如,學生在學習《橢圓的簡單幾何性質》這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并且讓每個小組都提前準備一個橢圓的物體,然后給學生布置具體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探究過程中學習橢圓的性質,在整個合作學習的過程里,學生擁有絕對的自主權,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提醒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激烈的討論中將各自的想法表達出來,從而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
2.教師“教”學要精,用問題引導學生創造性思考
教師的教學雖然不是學生唯一的學習途徑,可卻是學生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捷徑,在數學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才能夠進一步明確知識點的重點以及難點內容,這里所指的教師教學并不是要求教師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而是讓教師對學生做有針對性的教學,雖然教師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想要聽的,但是教師應該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并且在講解過程中還要全面且細致,以此來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基于講解的基礎上,可以結合一定的示范,從實踐中讓學生得到真知,尤其是現如今多媒體設施已經較為普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與學生進行更多的互動,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加深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程度,就以《拋物線的簡單幾何性質》為例,教師在講解有關知識的過程中,可以通過設置問題來一步步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此時可以這樣問學生,“大家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橢圓定義嗎?還清楚記得橢圓的幾何性質嗎?”此時學生在回顧知識點的同時,也能很快的據此做出有針對性的回答,這樣一來,很容易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的內容中。教師在設置問題時,一定要根據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來定,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當然,教材中的例題也要記得給學生講解清楚,防治知識點的遺漏,切不可一帶而過,這會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
3.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指導學生做有效的“練”習
數學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可是高中階段的學生在思想方面的發育還不夠成熟,因此,有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會感覺到一定的難度,對此,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特點,并且能夠從其現有的認知規律中來進行數學作業的設計,這樣才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生才能夠因此而活學活用,將更多所學的知識點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要知道,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教師可以利用興趣,來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日常作業的設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從被動的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根據自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來指導學生做有針對性的練習,不管是以考試的形式還是其他任何形式,只要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幫助,教師都可以一試。課后練習的作用主要是幫助學生鞏固在課上學到的知識點,只是一味記住有關的知識點卻不能夠做到靈活運用,并不是教師的最終教學目的,故此,教師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做好課前的預習與課后的復習工作,讓學生能夠將新舊知識點連接在一起,幫助其完善整個學習過程,讓學生的練習成為更深層次的學習。
4.總結
綜上所述,在整個“學、教、練”的過程中,高中生不僅將自己的課堂主體地位凸顯出來,還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與此同時,教師也為學生制造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在發現問題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拓展自己的思維,使其學習能力在不斷提升,從而為自身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蔡乃慧,張一鳴.智慧課堂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實踐[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5):194-194.
[2]王愛平.“SPT”智慧課堂下的高中數學教學[J].基礎教育論壇,2017.
[3]馮雪瑞.適應新時代的高中數學教育新模式[J].考試周刊,2018(1):7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