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翠萍
◆摘? 要:隨著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教學中,如何進一步提升授課的有效性,整體提高的授課質量,是每一個教師需要探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踐探究中,營造趣味性的教學氛圍、引入多元性教學手段、合理性的教學拓展等教學嘗試,對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具有一定的指導性。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實踐;探究分析
在以往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多考點分數,我總是將目光鎖定在數學知識的傳授和計算訓練上。因此,教學措施和方法單一,總是一味的引導學生機械重復做大量、枯燥的練習,結果事倍功半。通過學習和探究,我發現數學教學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任務,提出一些針對性較強的思維能力訓練措施,從根本上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幫助他們養成多元性的學習認知,這樣不僅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教法。于是,我長期堅持做了以實踐和探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是創設教學情境,營造趣味性的教學氛圍。針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的創新性學習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結合相關的訓練內容,創設教學情境,為學生營造有趣的教學氣氛,改變以往那種單調、枯燥的灌輸教學模式,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引導他們用更為生活化的視角看待數學、學習數學。在這樣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在數學學習再現生活,在生活中學習數學,這不僅是幫助他們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對于他們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也有積極的作用。
比如針對《元、角、分》的章節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改變學生以往的學習印象,同時幫助他們對人民幣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情況建立一個系統化的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根據實際的內容,創設出相關的教學氣氛,比如在課堂上選出幾名代表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以往的生活回憶,創設出相關的生活氛圍,像“商場”、“超市”和“菜市場”等充滿生活氣息的購物場景,都會涉及到人民幣的使用,在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元、角、分”的知識內容,搭配上簡單的數理計算知識,比如對于一些大家用道具制作的“商品”,讓學生利用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和1元等紙幣展開練習互動,像“組合購物”和“優惠購物”的生活化內容,也可以出現在課堂上,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訓練認識,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二是整合教學資源,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技術也越來越多元化,這為教師教學方法的拓展,也提供了更多的思路,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數學訓練,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不妨數學課本等教學資源和信息技術整合起來,用于課堂教學實踐,這樣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
比如對于小學生來說,計算平面幾何圖形的“周長”,是一項極為常見的數學問題,這項知識內容在以后的學習訓練中,占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不妨將“周長”知識的教學,與電子白板的技術結合起來,“周長演算”的概念點,用一種更為具象的方式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動態化的演示手段,幫助學生對其計算步驟展開深入的分析;其次,為了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個性化的數學問題,比如在電子白板上展示一座房子的圖片,向學生詢問:“如何計算出這所房子的周長呢?”學生一時無法解答,教師便可以趁機利用電子白板中的操作手段,引導學生從俯視的角度觀看房屋,并利用其中的涂鴉操作技術來分割房屋,將其變成一個個能夠計算的四邊形,困難的問題迎刃而解,學生的學習認識也能得到大大的提升。
三是立足于落實“雙基”,展開合理性的教學拓展。小學階段的數學功課,與大家日常的生活有著更為緊密的聯系,教師在教學訓練的過程中,不能養成“閉門造車”的思路,只是一味將知識內容灌輸給學生,這樣反而會限制課堂教學的實踐性,為了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可以試著結合教學任務,在扎實落實好課標要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雙基”的教學目標任務的同時,展開合理的教學拓展,深化學生創造性學習認識,并幫助他們建立學以致用的理念,這有利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教學思想的應用,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具體的教學案例,比如有些數學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試著進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分析和掌握,深化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并綜合其表現,給予相應的鼓勵;或者是利用課下時間,教師讓學生開展一些相應的實踐活動,比如在結束“統計”內容的學習工作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就一些實際的內容進行統計訓練,比如“統計班級內各類課下游戲的參與人數”、“校園內各個文娛小組的活動情況”等,透過實踐操作,學生的數學學習認識可以更為強烈,并且借助操作訓練中的各項要點,幫助學生對事物潛在的數理規律進行進一步的掌握和應用,這對于發展學生數學學習思維極為重要。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妨根據相關的教學任務,提出一些更為具象化的引導思路,完善學生的訓練認識,幫助其就數學內容,展開更為多樣性的實踐訓練,以此來強化小學生的學習認知,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培養他們數學綜合素養,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伍萬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8):143.
[2]李德忠.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12(27):24.
[3]李倩.課堂教學貴在有效——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J].小學教學參考,201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