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比大學和中學階段英語學習的特點,從教學實際出發,教師要從幾方面對大學新生在英語學習上給予幫助指導,使其轉變學習觀念,盡快適應新的環境,真正全面提高英語水平和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英語學習;觀念轉變;大學新生
【作者簡介】崔秀香(1969.08-),女,河北承德人,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外語與旅游系,副教授,英語教研室,從事大學英語的教學與研究。
隨著新學期開學,又一批新生來到校園,作為高校英語教師應該及時幫助新生了解大學英語的學習規律和特點,使他們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就大學與中學英語學習特點及大學生如何轉變學習觀念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中學階段與大學階段英語學習的特點比較
中學階段,受中考、高考的“指揮棒”的影響,教師英語教學中重視語言知識的學習,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用英語進行交流的交際能力培養。教師對學生進行大量的單詞 、句型練習以及語法、句法的反復操練,甚至大多逐詞逐句講解每個語言點,再做大量習題來鞏固。受教師的教學內容及方式,大多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小,對老師的依賴性強,養成了一種被牽著鼻子走的習慣,自主學習能力差。
大學階段,在高中階段應掌握的詞匯基礎上增加約2,000個單詞,其中400個單詞為與專業學習或未來工作相關的詞匯,這要求學生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掌握比中學六年還要多出2000個的詞匯,而周課時卻比中學時少。此外,大學階段英語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基本理解語言難度中等、涉及常見的個人和社會交流題材的口頭或書面材料;能夠就熟悉的主題或話題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能夠借助網絡資源、工具書或他人的幫助,對中等語言難度的信息進行處理和加工,理解主旨思想和重要細節,表達基本達意;能夠使用有限的學習策略;在與來自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時,能夠觀察到彼此之間的文化和價值觀差異,并能根據交際需要運用有限的交際策略。因此,大學新生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思路,掌握獨立學習的方法,要注意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多讀、多說。
二、教師要引導大學新生轉變學習觀念
1.讓學生了解自己是學習的主體。著名語言學家West曾經說過:英語是學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英語教師應當根據自己的經驗,指出各個階段的要求和側重點,以及學生所應采取的行動,幫助大學新生轉變學習觀念,制定學習策略,發揮主動、積極的精神,使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2. 排除學習中的情感障礙,啟發情感動力。大學生在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時,當發現自己與目標有距離時,會失去信心,情緒低落,甚至自暴自棄。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采取適當的調控措施和方法,使學生迅速適應新環境。如針對部分學生感到英語枯燥、難學,聽了易忘的實際情況,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聽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童話;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鼓勵學生用英語說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或親身經歷。針對大學生自尊心強的特點,教師應注意多表揚、鼓勵,少批評、責怪。教師對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及希望。使他們在學習中有成就感,以獲得學習樂趣,逐步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
3. 鼓勵并指導學生自學。大學英語的任務非常重,安排的課時比較少,僅靠課上英語教師的講解是遠遠不能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的不講或少講某些問題,讓學生應充分利用這些課外的時間,對課上的內容加以鞏固,并設法找一些課外的材料來讀、來聽、來練,也可通過舉辦英語晚會、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聽英文歌曲、看英文原版電影,參加英語角活動等,努力增加與英語接觸的機會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事實證明,在大學里,英語學得好的往往是那些善于自學的學生。但在大學里學生有許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時間。
4. 讓學生有長期學習英語的心理準備。當今社會是學習型社會,每個人都必須做好終生學習的準備,一是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教師要使學生明白英語水平的提高,主要靠平時日積月累地學習。而且英語學習并不是通過專科英語能力測試或大學英語四、六級就萬事大吉,要把語言作為一種工具,把語言應用作為一種能力不斷提高使其運用自如。目前教育部提出的大學英語四年不斷線,就是為了英語學習的連續性,學生對英語學習要有堅持不懈的心理準備。
三、結論
中學階段英語在“3+X”型高考中是必考科目,在大學階段也是必修科目,甚至與大學畢業證或畢業求職有關。鑒于此,大學英語教師在研究英語如何教的同時,也要研究學生如何才能學好英語,幫助新大學生轉變英語學習觀念,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使大學英語教學收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9(6).
[2]桂詩春.中國學生英語學習心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教育部最新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