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衛民
◆摘? 要:教學策略是為達到教學目的和完成教學內容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能夠幫助教師打造高效課堂,減輕教師工作壓力,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減輕學生的負擔。本文以數學學科為例,從了解學生、培養自學能力和發揮學生潛能等方面分析和梳理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數學是一門講求邏輯和規律的學科,只要掌握正確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解決相關問題就會游刃有余。在小學數學的教學課堂上,要打造高效的學習空間,就必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數學教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這些素養,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策略著手,從而打造小學數學的高效課堂。
一、了解學生,因人而教
認識和了解事物是進一步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追求高效課堂就要從了解教學對象——學生開始。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特點、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在教學課堂上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情況,因材施教。
1.了解學生個性特征。在教學課堂中,教師的言行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因此,對于那些渴望得到老師夸獎的學生,就需要教師善于發現學生的關注點并采取適當的激勵措施。例如,經常在課堂上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在強化學生競爭意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了解學生認知水平。認知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智力發育或知識水平,這關乎學生的理解能力。面對新的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總要以舊的知識為基礎,加上自身的理解能力去研究和分析。當然,認知水平的高低除了先天優勢和后天學習經歷外,技巧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能很好的運用認知技巧,那么在學習新知識時就更加快速。例如,在講解新的數學概念時,教師應盡可能地從實際中引出問題,盡量使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解答問題,這就是利用了一定的技巧來被動的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幫助教學課堂的高效性。
3.了解學生知識基礎。這里的知識基礎不同于認知水平,后者指的主要是對新知識的理解能,而前者則是學生本身的知識水平。教師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針對學生薄弱的知識面進行學習上的輔導和指點,搞好提優補差工作。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學生最重要的能力,是適應環境變化的重要技能。良好的自學能力意味著學生具有自學的意識,也就能更多的接觸學習和知識,從而更加自律的在課堂上聽講。
1.小學生培養的重點不在成績結果,而在學習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創造,通過自己掌握的一套學習方法和思維體系,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做到“無師自通”。因此,教師有必要更新觀念,采取啟發性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學會學習。
2.自學能力的培養必須要在實踐中鍛煉和引導,例如,要求學生在上課前預習課程內容,并提出思考的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自學興趣。同時,對于書本上的例題,都是精挑細選的精華題目,教師一定要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深入透徹的進行剖析和推敲,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解決問題的技巧和能力。
3.對學習的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自學意識,數學教學的關鍵并不在灌輸數學的公式和概念,而在于培育學生的學習觀,使其明白學習的目的和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然后再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從而使學生自主的選擇學習,提升自學能力。
三、深入激發學生的潛能
對于小學生而言,正處于智力開發的關鍵時期,應該以引導和開放的教育去包容他們,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釋放學生的潛力。
1.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是要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學習前人的經驗總結,另一方面,是要鍛煉自己的能力,激發自己潛在的價值,充分發掘自身的天賦。所以,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學生中,他們都具有相同的潛力,只是可能方向不一樣。在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感興趣的點,以此為突破口建立某一個學生的潛力基礎。通過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激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屬于自己興趣的領域,更有利于培養自己的比較優勢。
2.好問和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求知欲的表現。小學數學課堂上,要給學生寬松的提問環境,教師要耐心、準確、啟發式的進行回答,避免學生的天性被扼殺。同時,教師的水平有限,面對不同的問題往往會手足無措而變得敷衍和不耐煩,逃避了問題的核心,沒有起到問題的價值。所以,教師應以激勵為主,激發他們發問的熱情。同時,發揮小組合作精神,讓學生自由言論,嘗試解答,提升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
四、善于借助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在現代教學課堂中,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廣泛。使用多媒體與數學教學相結合來打造高效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是要提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講解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握在最少的時間內講解足夠的內容,完成教學目標。如今,利用信息資源也確實做到了這些要求。利用現有的可見進行必要的修改,熟悉講解內容,可以節省教師的備課時間,可展示的內容也更多,不僅包括課本上有的內容,也包括課本上沒有的內容。這對學生來講,可以在同樣的時間里學到比傳統板書更多的內容。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會考慮受眾的感受,在色彩、文字、邏輯等方面都有考量,更加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記憶。
五、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
小學數學的課堂應該是一個有活力的課堂,只有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才能因其學生的認真聽講,所以課堂氛圍十分重要。同時,要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為后期長遠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階段是學習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生活習慣和上進心等都是在這個階段進行培養的。在教學中,通過良好的課堂氛圍的烘托,使學生明白數學學習的課堂應該是什么樣,慢慢形成一種內在約束力,在以后慢慢養成養好的學習習慣。對于教師而言,最重要的是對課堂紀律和氛圍的維護,其次是要引導學生以端正的學習態度投入學習之中。例如,從小引導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認真審題、按時完成作業、認真書寫、學會檢查等等,越多的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就有越高效的小學數學學習課堂。
參考文獻
[1]陳麗云.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27):11.
[2]盧永春.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