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峰
摘 要:本文對調度自動化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現問題進行了探討,文章從闡述調度自動化管理現狀與切實需求入手。進一步分析了管理信息系統設計方案內容,最后對管理信息系統具備的功能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調度自動化;管理信息系統;現狀;設計方案;功能
0 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創新與大范圍推廣,各項事業的發展都得到了強有力的支撐,在電力系統中,由于智能化技術的運用,使得管理效率得到了明顯增強。以管理信息系統為例,其發揮了計算機網絡、客戶服務器體系結構、選用大型商用數據庫等方面的優勢,使調動自動化成為可能。
1 調度自動化管理現狀與切實需求
為確保整個電力系統能始終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的狀態,當前各電力企業紛紛將調動自動化管理體系及相關信息技術引入電力系統中,使其幫助工作人員對電網運行狀況加以監測及控制。但事實上,目前的調度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依然存在大量問題,比如停電申請的擬寫、審核、執行等工序的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力完成,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且附帶產生了員工權責不明、資料統計難度大、信息查詢不便等局面。
2 管理信息系統設計方案
2.1 計算機網絡
步入大數據時代,計算機網絡為我們的生活與工作開辟了一個更廣闊的虛擬空間,網絡系統憑借其資源豐富、信息高度共享、通信互聯等功能優勢,在電力系統管理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許多電力企業開始在內部引入了局域網運行模式,這就直接節省了資料存儲及打印的設備、工序方面造成的材料、人工成本,從整體上提高了管理信息系統的經濟性。從計算機網絡結構的特征方面看,局域網更適于Client/Server結構,其對應的服務器則可以區分為企業級、部門級以及客戶級的不同層次,操作系統則以微軟的Windows系統為主流選擇。
2.2 客戶服務器體系結構
Client/Server體系結構在長期使用過程中表現出了標準開放性特征,它可以為企業的自動化辦公與決策相關系統創造良好的數據支撐條件。在此體系結構中,數據庫占有基礎性地位,它位于服務器一端,可以為客戶機提供其需要的多樣性數據信息;而客戶機則更多的是滿足客戶的信息獲取需求。在體系結構內,客戶機需要以局域網為媒介實現與服務器的良好鏈接,為數據的流通和共享搭建基礎平臺,從而有利于數據集中化控制功能的形成,為數據安全提供基本保障,這對于內部結構復雜、有大量電力信息在隨時生成的電力系統來說,有著極高的實用價值。
2.3 選用大型商用數據庫
商用數據庫是公認的管理信息系統的關鍵內核,數據庫的設計一直是技術人員的關注重點。在計算機體系內,技術人員能夠借助大數據搭建實用的多用戶數據庫,幫助用戶向中央數據庫提供基本的數據信息,滿足其對數據的需求。
3 管理信息系統具備的功能
3.1 用戶登錄
眾所周知,計算機網絡系統有著信息海量、操作便捷的優勢,但同樣存在數據安全的隱患。因此,電力企業建立管理信息系統,必然要做好安全措施。用戶在進入系統查詢資料時,必須首先登錄系統,待其對用戶身份等進行確認后,才允許其進行后續操作,這就避免了用戶信息泄露的問題。
3.2 停電申請
停電申請操作系統的主要參與對象包括申請人、調度員、調度主任等。借助智能化信息技術的作用,系統一般可以自動生成停電申請書,并且根據各類主體對象的實際需要,使其各自對系統中的不同選項進行操作,從而實現停電申請書的在線流轉,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辦事效率。
3.3 交接班記錄
交接班記錄主要分兩部分功能。其一是輸入當班記錄,只有當班調度工作人員才能對當班記錄進行內容輸入;在交接班過程中,系統能夠對當班人姓名進行自動化記錄,并且自動生成下一班記錄。接班人只有在輸入口令之后才能夠簽字,此后操作權限便會自動移交到接班人。其二是查看歷史記錄,所有用戶都能夠查詢過去歷史記錄,其中歷史記錄主要按照接班時間、當班人以及系統運行情況等因素進行劃分。
3.4 操作任務票與操作命令票
在管理信息系統中,如果已經生成了操作任務票與操作命令票等資料,就必須等待專業管理人員進行仔細審查,進而對其進行預發、批準及執行,這一整套流程的進行,都依靠自動化管理的作用,此后才能使過程中產生的數據被記錄到交接班工作日志中去。除此之外,管理信息系統還可以按照時間先后次序,對任務票與命令票執行合格率加以統計,確保各項任務有序進行。
3.5 日運行分析
在電力系統內,工作人員輸入最高、最低負荷和日電量等不同的數據后,便可以由計算機系統對與之相關的累計最高、最低負荷和月度累計電量等參數進行智能化計算和數據整合,這就為工作人員檢查系統運行狀況、電能質量等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4 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調度自動化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與實現的探討,意義重大。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明確調度自動化管理現狀與切實需求,在此基礎上對管理信息系統具備的功能進行研究與運用——包括用戶登錄、停電申請、交接班記錄、操作任務票與操作命令票、日運行分析等。
參考文獻
[1]劉穎.影響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安全運行的因素及維護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28):228.
[2]馮志;戚宇林;江玉彬;;基于B/S的綜自遠動培訓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電力教育;2007年S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