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鐘允
◆摘? 要:音樂教育對于學生而言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讓學生對生活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態度。新課標理念下,要求教育需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升教育質量。本文主要研究新課標理念下,小學音樂如何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革。
◆關鍵詞:小學音樂;新課標;教學改革
音樂做為一門藝術形式,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更加關注孩子才藝的培養,重視音樂教育,培養孩子的音樂智能,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小學階段便開設了音樂課程,培養學生的音樂才能,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讓學生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本文結合教學實踐以及新課標的教學要求,進行音樂教學的新嘗試,以期取得更好地教育效果。
一、傳統音樂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教學模式都是在固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影響之下形成的,依據教學的任務和目標,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傳統的音樂教育模式存在許多的不足,比如,教學觀念上的不重視,認為音樂教學就是教給學生唱歌,教學方法上也是教師一句一句地交給學生唱,學生會唱某首歌了便完成教學任務。該教育模式下,跟應試教育一樣,同樣將音樂課視為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重視理論知識傳授,開展發聲訓練等活動,教學比較枯燥乏味。學生無法通過教學活動,真正地感受和理解音樂,教師成為課堂教育的主角,學生則被動地接收教師傳遞的音樂知識。
二、新課標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方式的改革
新課標理念下與傳統教育理念最大的不同在于更加關注學生層次,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為教育目的,而不是硬性地灌輸知識。我對小學音樂教學方式進行了如下的改革。
(一)改革音樂學習方式
新課標理念下,要求音樂教育實行“自主、合作、探究”的音樂學習方式,改變傳統的黑板、書本、教師教學的方式,讓音樂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做為音樂教師,我們首要的任務便是大膽地創新教學模式,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心理為基礎,讓學生放手學習,給學生營造一個無拘無束的學習環境。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互幫互助,相互影響,相互改變,更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借助多媒體、視頻等現代化設備,開展音樂教學,讓教學課堂變得有滋有味。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小學音樂課堂應該重視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學生做為學習的主體,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首先,教師做好學生的音樂啟發,給學生營造一個沒有教師干預、無拘無束的音樂學習環境。其次,教師重視音樂課堂的互動,讓學生對音樂課堂時刻保持新鮮感。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點等,將音樂和舞蹈、音樂和游戲等要素結合起來,豐富音樂教學的形式,讓音樂活動變得豐富有趣。最后,營造學習音樂的良好情境,通過豐富的音樂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口、腦、手、腳等部位。例如,我們在開展《迷人的火塘》音樂課程時,可以采取載歌載舞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歌舞視頻資料,讓教學內容與歌舞相伴,并鼓勵學生載歌載舞地表現自己,這樣音樂課堂變得十分有趣,學生的參與熱情高漲,教學效果也得到很好地提升。同時載歌載舞的教學方式,也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音樂的節奏,音樂表達的內容,感受音樂之美,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認識。
(三)加強地方音樂資源的利用,拓寬音樂教學的渠道
加強音樂教育資源的開發,可以利用地方音樂資源,拓展音樂教育的渠道和豐富學生的視野,通過教學模式地調整,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地方音樂做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將其用于小學音樂教學,用于激發學生的音樂潛能,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既實現了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也實現了傳承地方音樂的目的。民族音樂便是一種重要的地方音樂資源,通過對民族音樂的學習,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如安徽的黃梅戲,將其引入到小學音樂教學,一方面豐富音樂教育資源,擴展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也讓學生感受到民族音樂的魅力,更好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中的人文素養,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引用黃梅戲《對花》,給小學生提供一些戲劇服裝,讓其可以穿著戲劇服裝,一邊歌唱一邊表演,充分激發學生參與音樂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對音樂對黃梅戲的熱愛。而且這種地方音樂和流行歌曲結合的方式,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視野,又可以讓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力有了新的認識,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習音樂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審美,開發音樂智能,促進人們的全面發展。音樂有著多種多樣的形式,學習音樂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教學需要結合新課標的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本著“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則,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進行音樂教學的創新,提升音樂教學效果。新課標理念下,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教學改革:首先,改革音樂學習方式,豐富音樂的教學方法。其次,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打造積極活躍的音樂課堂。最后,加強地方音樂資源的利用,拓寬音樂教學的渠道,豐富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力。
參考文獻
[1]高荃荃.新課標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方式的改革探索[J].戲劇之家.
[2]蔣英.關于小學音樂教學改革的探索[J].音樂時空.
[3]吳麗萍.新課標理念下小學音樂教學方式的改革[J].戲劇之家.
[4]夏偉.新課改下提高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新課程(小學),2013(6).
[5]張穎.新課標背景下銅川市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分析[D].西安音樂學院.
[6]孫妮娜.新課標理念下的音樂課教學改革設想[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