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摘要:在幼兒園區域活動教育過程中,要做好對幼兒的區域活動指導,在提升區域活動質量的同時,為幼兒的全面素質發展帶來支持。文章結合作者實踐工作經驗,從“引導式幼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互動式幼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任務式幼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三個方面對幼兒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予以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學前教育;區域活動;活動指導
區域活動是學前教育中非常關鍵的環節,做好對區域活動的指導探究是幼兒教師的首要任務。在實際工作中,幼師必須要能夠根據幼兒的成長需求,為他們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活動指導策略,確保幼兒既可以聽得懂,又能夠感受得到,從而進一步實現對他們區域活動體驗效果的提升,讓幼兒可以在區域活動的引導下獲得進步與提高,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帶來支持。
一、引導式幼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
引導式幼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是指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通過語言、行為上的指導,幫助幼兒更好地完成區域活動體驗,實現區域活動教育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引導時,必須要考慮幼兒的理解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堅持做到以引導為基礎,以求達到理想的指導效果。
例如,在進行建構區域搭積木的活動時,幼兒始終無法完成“小房子”的棚頂搭設,這時我就用語言去引導他們用兩根短積木搭一根長積木的方式進行搭設。幼兒在嘗試幾次之后,仍然沒有成功,這時他們向我投來求助的目光,我就加入他們的區域游戲當中,通過手把手教的方式完成一個側面的棚頂搭設,幼兒看到恍然大悟,很快便完成其他三個面的搭設,“小房子”由此得以完成。在引導式區域活動指導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自己的態度,避免語氣過重讓幼兒感到害怕,失去自信心;另一方面要盡量做到滯后指導,即當幼兒實在無法完成時再進行引導,并掌握好指導的尺度,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自主探究,以此實現對他們的鍛煉與培養。
二、互動式幼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
互動式幼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是指讓教師參與到區域活動當中,通過在活動當中與幼兒之間的思維、行為互動,完成對幼兒的區域活動指導,實現教育目標。在進行互動式區域活動指導時,教師必須征求幼兒的意見,讓他們同意自己的加入,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夠讓幼兒感受到自己是區域活動的主體。
例如,在進行傳遞拍球的區域游戲中,教師就可以參與其中,成為傳遞區域的一員,與幼兒一起進行游戲。在幼兒遇到拍球傳球問題時,教師先與幼兒一起進行分析,找出他們出現銜接問題的原因,然后再通過不斷的練習找到技巧,由此來解決傳球銜接的問題,讓幼兒可以在互動探究過程中解決困難,完成區域游戲體驗,提升學習效果。在互動式區域活動指導過程中,教師一方面要做到從幼兒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想幼兒之所想,另一方面要盡量弱化自己的地位,避免過度指導讓幼兒失去體驗樂趣,進而導致區域活動教育價值的降低。
三、任務式幼兒區域活動指導策略
任務式區域活動指導是指在區域活動過程中,以布置任務的方式讓幼兒進行體驗,由此做到讓幼兒在完成任務的同時獲得良好的體驗,并從中實現進步與成長。
四、結語
總而言之,想要做好對幼兒區域活動的指導工作,就必須了解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掌握他們喜歡什么,需要什么,并能夠通過具有針對性的設計,讓區域活動指導變得更具趣味性、科學性和實效性,從真正意義上做到在幫助幼兒提升區域活動體驗的同時,也能夠促進他們的智力、思維、行為及觀念方面的提升,為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打下良好而又堅實的基礎。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陳婭敏,邵忠紅.探析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教師指導的策略[J].家教世界,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