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常
【摘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對地理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也有進一步要求,高中地理是高中學生學習的科目之一,在學生的學習中占據重要地位。為了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趨勢,教育部對學校要求不斷提升,針對地理學科的特點,采用各種高科技手段創新改革地理學科的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是由老師根據教學內容營造與其相關的場景及氛圍,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進行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教學法創設一些有趣生動的場景,這些情境與教學內容相關,與學生的實際相關,可以充分使學生投身在場景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要掌握的地理知識。本文對新課標下高中地理課堂情境教學的行動研究,并做出總結。
【關鍵詞】 新課標下 高中地理 情境教學法行動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33.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33-01
0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即“新課標”)指出,地理的教學模式要改變傳統的地理教學方式,不能繼續采用落后的傳輸式教學,結合教學發展的規律,與現在的新型教學技術相結合,將情境教學法運用到地理教學的課堂中,教師通過創設一個規定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現實生活的氛圍里,激發學生對于地理課堂的興趣,培養學習的熱情,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使學生在情境教學中充分了解地理知識的概念與實用價值,促進高中地理課堂的高效運轉,對我國教育事業也有促進作用,因此對新課標下高中地理課堂情境教學的行動研究進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國地理教學的發展現狀
在我國高中教育課堂中,地理學科是一門接近自然科學的學科,在學生以往的學習中,沒有相類似的科目,學生對于自然科學的認識只有從教學課堂中得出,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要求學校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而新課標指出,要注重學生的心理變化,而目前我國高中地理課堂,存在地理教學理念的落后,在地理教學的課堂上,缺乏生動性,老師為了完成學校的教學目標,跟上評教組的調研進度,盲目追趕教學進度,學生對于課本上的知識的認識比較疏淺,在課堂教學僅僅讓學生掌握大綱中的主要考察內容,缺乏地理知識的現實意義。
二、在地理教學中開展情境教學的方法與措施
2.1采用靈活多樣的途徑和方法,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
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上,學校以及老師重視知識的傳授,只是按照新課程要求下的大綱要求進行授課,往往不能給與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空間,使學生不敢問問題,不善于提問題、有的時候提出一些無價值的問題,這都不利于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和特長。因此,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根據課本內容聯系實際,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比如在學習《人口的變化》這一節課時,教師要讓學生提前預習課本,讓學生準備一些問題卡片,通過投影的方式讓學生根據課本上的知識內容,找出人口的數量變化、空間變化、合理容量的特點等,使學生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可以產生研究問題的意識,由原來的“接受式學習”轉變為“探究性學習”,然后讓學生主動找出答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2.2根據所學的學習理論,創設生活化情境
教師可以將生活經驗與課本內容有效結合,新課程標準下,要求學生“嘗試從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教師可以創設學生熟悉的一個生活情境,比如在一個田野村間,在學習《農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這一節,可以圖示一些農作物的卡片,展示不同地域農作物的狀況,規劃一些不同的天氣環境,比如陰雨天,晴天,暴雨天等,不同氣候條件下的天氣狀況對農作物以及人類生活的影響,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讓學生充分參與,自己準備道具,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自己思維下做出的天氣安排,可以更好地加深學生對不同天氣的理解,有利于教師將課本上的天氣特點與情境相結合,使學生在展示中,吸收知識點,并且便于學生理解。
2.3創設形象化問題情境
因為在新課標的課本下,許多地理概念比較抽象,一些地理原理富含邏輯性,大多數學生不能理解,由于學不會等問題,導致學生認為地理課堂枯燥、乏味,而且無法切身投入到地理課堂中,更無法了解書本上展示的許多地理現象,對大自然缺乏自我認知,缺少感性認識。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一些多媒體手段,比如在學習《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時,可以搜集一些工業地區的圖像資料,展示工業地域隨著時間發生的地域變化,通過展示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讓學生感受工業區位的變化,豐富學生的眼界,然后與之前學習的《農業地域的形成和發展》進行分析對比,找出二者的差異,探究農業和工業的地域形成發展特點,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由表象的視覺認識到本質的思維探討,理解地理知識的抽象原理,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2.4可以創設野外實地觀察情境
因為地理科目是一門接近自然科學的學科,需要學生親身投入到大自然中,因此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此野外活動,把學生帶出教室,去野外觀察一些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土壤、植被、以及當地農業、工業、和城市的發展等情況,這是實地情境教學。通過相關實地研究發現,實地情境教學便于實施,學生也都樂于參與,并且在外出考察階段,也有效放松了學生的學習緊張感,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同時也給與學生解決問題的空間,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效結合起來,將地理知識可以有效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來,從而提高地理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新課標下高中地理課堂情境教學的行動進行研究十分重要,運用情境教學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銀川市第二中學課題組,董金玲,王洪中.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途徑和方法研究[J].寧夏教育科研,2015(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