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坤
【摘要】 在我國所發布的新課改的文件中,核心素養四個字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同時,教師在培養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質中也要注重學生生物知識的學習,老師要不斷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轉變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在高中生物的學習中提高核心素養。核心素養這四個字是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提出的,高中生物老師要在核心素養的框架下,致力于學生自由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 高中生物 學生 核心素養 實踐 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33.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070-01
0
對核心素養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學生知識的掌握能力、學生專業知識的素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態度。相對于高中其他學科來說,生物學科是和生活最為密切相關的學科。學生要在掌握高中生物教材的前提下,利用生物知識的實用性,將生物知識與生活結合,培養學生核心素質。使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得以提高,幫助學生更好的生活和成長。
一、高中生物課堂存在的教學問題
首先,在固有的傳統課堂模式下以及學生和家長固有的思想中,很多人認為生物是副科,導致學生對于學習生物缺乏足夠的興趣。學生缺乏學習生物的興趣,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中生物老師的教學積極性。如此循環往復,導致學生的生物成績越來越差,對于生物知識沒有學習興趣。
其次,課堂模式單一,學生在生物課堂上處于被動,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生物課堂中大部分老師一直都采用枯燥的教材進行講解,講完教學目標后對于所學習的知識進行習題練習。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參與度低,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很少有學生可以一直跟著老師的思維走,對于上課主動回答問題的人更少之又少,很多學生存有僥幸心理認為老師提問題也不提問到自己。
再次,高中生物知識具有互通性,是一門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本身不是很牢固,再加上有很多較為細碎的知識點,就導致學生對于學習生物知識充滿學習壓力,對于生物的學習沒有足夠的信心。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沒有將教材整本書所涵蓋的知識點串聯整合起來,沒有建立起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框架結構。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生物的教學方法
(一)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法
在高中生物的課堂中,我們可以采用諺語、俗語以及修辭方法,生動形象的闡述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點。如果一直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會在長達8個小時的學習過程中產生厭煩感。如果在課堂上適當的引用諺語、俗語等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法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生物興趣,同時可以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從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學生上課交頭接耳、注意力不集中、看課外讀物等現象的出現。同時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建立愉悅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學習《生物的變異和遺傳》這一章節的內容時,在講述生物的變異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引用“龍生九子,個個不同”、“十個指頭伸出來,長短不齊”等諺語來形容生物的變異。在講述生物的遺傳時可以采用這幾條諺語“桂實生桂,桐實生桐”、“有其父必有其子”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對于生物的變異和生物的遺傳知識有大致的了解。在其他章節中,老師也可以利用諺語進行教學,在學習生物和環境的知識時,可以用“大樹底下好乘涼”。教師通過諺語、俗語與生物知識進行結合,可以讓學生覺得原來生物一直在我們身邊,讓學生覺得原來生物知識也是生動有趣的,從而讓學生把生物知識和生活相結合,加深其對知識的了解,在完成生物教學目標同時,也對學生的生活常識進行了擴充。
(二)在實驗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的魅力
生物是一門利用課本知識和動手實驗相結合的學科。生物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由于高中生物課堂面臨著高考帶來的壓力,所以學生很少有時間到實驗室進行操作訓練。老師一般都是為了節省時間而把需要的器械帶到教室中來,在講臺上把書本涉及到的實驗內容加以操作,這就導致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以及座位在后排的同學無法深入觀察實驗內容。所以,無論高中生物課程時間有多么少,高考的壓力有多大。我們都要讓學生自己到生物實驗室中,參與到實驗中來。
例如,在學習《植物體的基本結構》這一小節內容時,老師要讓學生首先對本章節內容進行預習,讓學生了解顯微鏡的具體結構和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然后,到實驗室中,讓學生分為以下二步進行實驗:1.學生通過老師教學的傳授要學會自己制作臨時裝片。2.分組觀察植物細胞并寫下實驗報告。在實驗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做了洋蔥的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并通過老師的講解對洋蔥的內表皮細胞進行觀察。在實驗結束后,老師可以就實驗中學生遇到的錯誤對這章節內容精細總結,從而加深學生對本章節內容的理解。教師通過實驗的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興趣。從老師被動引導學習到學生主動學習,提升了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能力和課堂效果。
結束語
核心素養是新課改下國家大力弘揚素質教育發必然要求。高中生物教學并不只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我們用課本上的知識與我們的生活相結合。完成教學目標是每個老師的工作任務,但老師最重要的任務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觀念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斷與時俱進,帶給學生長遠的知識財富。
[ 參 考 文 獻 ]
[1]林海燕, 嚴曉松. 高中生物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與思考[J]. 中學生物教學, 2017(9):25-27.
[2]陳英水[1].陳欣[2].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J]. 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 2017(24):64-64.
[3]操明權. 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 生物學教學, 2017(42):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