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直接影響著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質量。本文結合英語教學實踐,對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夠為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劉美瑩,遼寧省燈塔市煙臺街道兆麟小學。
一、注重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于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更要在認真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對閱讀教學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注重激發和調動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英語教材在編排和設計上突出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編排,用心設計英語閱讀教學的環節,注重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進行故事情節性突出的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范讀一遍課文,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出示課前準備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把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了,同時也可以標出自己沒有讀懂或者有疑惑的地方。讀完之后,教師播放示范朗讀,學生可以靜心來聽讀,邊聽邊感悟體會。接下來,讓學生跟著范讀朗讀課文內容,糾正錯誤讀音。跟讀幾遍后,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夠有所感悟,理解了一些初讀時沒有理解的內容。然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完成老師提出的問題,并互相合作解答有疑惑的問題。此時,教師可以深入到學生中間去,適當的進行引導和幫助,解決學生的疑問,同時發現一些共性的問題。再把這些共性的問題提出來,在課堂上進行必要的講解,從而完成閱讀教學任務。最后,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創作,通過不同的形式將課文內容表演出來。通過這樣的閱讀教學環節的安排,激發了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鞏固了課堂閱讀教學的效果;又培養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和表演能力,使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多種素質得到培養和提高。
二、重視創設教學情境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創設教學情境,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英語學習的興趣,提高英語閱讀學習的效果。
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根據閱讀教學的內容,采用多種形式,創設適宜的氛圍,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之中來,獲得全方位的體驗,從而加深閱讀學習的印象,提高閱讀學習的效果和能力。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導入環節時,就可以根據閱讀教學的內容創設情境,把學生一下子就帶入到將要進行教學的內容上,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再如,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可以先向學生介紹本節閱讀課所要涉及到的社會背景、歷史原因以及相關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等。通過相關知識的了解,便于學生對閱讀內容的學習和理解,也會讓學生很快進入到需要的閱讀環境之中,有利于后續閱讀教學環節的開展。
三、課內外相結合增加閱讀量
為了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英語閱讀的信心,教師要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相結合,增加閱讀的數量,豐富閱讀的內容。教師應在學生完成課內閱讀的基礎上,適當的向學生推薦一些他們感興趣的課外閱讀內容,報紙、刊物、書籍都可以,幫助學生加大閱讀量。布置課外閱讀內容后,教師要繼續跟進,可以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來促進和展示學生課外閱讀的成果。例如,班級的板報定期展示學生英語閱讀的體會、閱讀過的英文故事;在班級中開展講英語故事比賽等。通過多種活動的開展,促進學生將課內外英語閱讀的內容相結合,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增強英語學習的自信心。
四、加強語感能力培養
語感能力在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的語感能力強,就可以正確而快速的進行閱讀和理解;語感能力弱,就會極大的影響學生閱讀的速度和對文章的理解程度,甚至影響到學生閱讀的興趣。而語感的培養是需要時間和閱讀量的積累。教師要通過大量的詞語搭配、句子銜接、段篇連貫等多方面訓練,才能使學生具有較好的語感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訓練,要引導學生正確感悟詞語搭配、句子含義以及文章內涵,讓學生養成語感悟義的閱讀習慣。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理解文章內涵、洞察深層含義的能力。學生具有了良好的語感能力,就能通過閱讀,理解文章要表達的內在含義,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繼續進行閱讀的興趣,在此基礎上能夠自我進行閱讀,增大閱讀量,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促進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五、重視閱讀習慣的培養
一個良好的習慣會使人受益終身。英語閱讀教學也要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提高閱讀的能力。而良好的閱讀習慣要讓學生學會不同的“讀”:首先,學會默讀。學生進行閱讀時,既不要指讀也不要朗讀。當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后,要讓學生進行默讀。因為指讀和朗讀都會影響閱讀的速度,也不利于邊讀邊思考。只有默讀才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才能邊讀邊思、邊讀邊發現問題,甚至自我解決問題,從而提高閱讀的質量。其次,閱讀要有整體性,不要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讀,而應以句子、段落為單位來讀,有助于從整體上理解文章。最后,養成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的習慣。在閱讀時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單詞的含義,這樣才能保持閱讀的興趣,而不會因為查字典而耽誤閱讀的速度、影響閱讀的興趣。
總之,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是需要時間和實踐的。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培養,也要重視閱讀方法和閱讀能力的訓練。在教學中,教師認真鉆研實踐,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