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贇
摘 要:課堂導入作為教學過程中的初始環節,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富有特色的,別具一格的開端,不僅能夠一開始就牢牢拴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直接提高教學的實效。但是遺憾的是,很多教師在新課導入階段并不重視,甚至根本沒有新課導入。這樣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課堂教學效果,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多年來我一直致力于小學數學課堂新課導入方法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那么,究竟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新課中有效進行新課導入呢?
關鍵詞:新課導入;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思維能力
一堂優秀的課離不開精彩的導入,精彩的導入猶如一場好戲的序幕,吸引著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使學生的注意力持久而又專注。小學數學教學中新課導入也尤為重要,它是高效數學課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對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人以為,新課導入的方法雖然很多,但歸根結底,其目的無非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設適合的情境。文章闡述了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新課導入策略,與同行共同探討。
一、創設合理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由于小學生先天好動、好奇心重,無法集中注意力占很大成分的心理特征,教師要注意利用導入新課這個重要教學環節,設計適當的方法,在極短的時間內,巧妙地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使全班學生的注意力迅速“到位”。創設情境導入就是教師恰當、巧妙地利用課件、錄音、錄像、教學教具等教學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爐,來渲染課堂氣氛,為學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例如:在教簡單的平均數應用題時,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先播放了一段學校組織我班學生進行改革開放30年演講比賽畫面,每當一個隊員演講完,評委老師就亮分。主持人說,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一號選手的最后平均分是96分……這個平均分是怎樣算出來的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今天老師就來教給你們一項新本領,然后引入課題。這樣學生個個積極主動地學,并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
二、使用妙趣橫生的故事進行導入
聽故事是小學生的最愛之一,教師選擇寓意深刻、幽默輕松、學生喜愛的故事,用鋪陳渲染、繪聲繪色的語言引入,可以變學生的好奇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時,許多老師在執教時就喜歡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引入。如:有位老爺爺把一塊地分給三個兒子。老大分到了這塊地的1/3,老二分到了這塊地的2/6,老三分到了這塊的3/9。老大、老二覺得自己很吃虧,于是三人就大吵起來。剛好阿凡提路過,問清爭吵的原因后,哈哈地笑了起來,給他們講了幾句話,三兄弟就停止了爭吵。故事講到這里,老師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阿凡提為什么會笑嗎?他對三兄弟講了哪些話?學習了分數的基本性質以后你們就清楚了。”這樣的故事,能激發起學生對學習分數基本性質的濃厚興趣,從而使他們精神飽滿地參與到這一新知識的學習當中來。
三、利用趣味活動導入教學內容
教師要明確興趣是學生參與教學的基礎。因此,良好的新課導入,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運用相應的新課導入方法,真正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小學數學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打破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方式,利用趣味活動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導入其中。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對參與教學活動的興趣是十分高漲的,教師為學生設計富有趣味性的活動開展新課導入,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快速參與到教學中。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人一組,兩位學生變化位置,另一位學生記錄位置。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學生在新課導入的過程中可以積極主動進行思考,真正掌握教學內容。教師在為學生組織新課導入教學活動時,應該根據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注重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不要為了新課導入而導入,進而影響新課導入的質量與效果。通過開展趣味性活動,使學生真正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教學內容,真正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學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真正發揮主觀動能性,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四、問題導入,激發學生思趣
思趣又稱思維興趣,它不同于吸引人感官的外在表象的興趣層次,也高于生動形象的情感興趣(情趣)。它是外部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在人產生對物的情感基礎之上所引發的思維能動;它雖然與情感密切相連,但卻更具有理性的特征。一個好的問題引入具有藝術性、趣味性和啟發性,能激發起學生的思趣。創設良好的入課情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一位老師在教《長、正方形面積計算》時,先出示3×5和4×4兩個圖形(單位:分米),讓學生想辦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有的學生說:用割補法,把兩個圖形重合起來比較。有的同學說:用一平方分米的單位進行測量。老師在肯定了同學們的積極主動精神后,又提出新問題:“要想知道我們操場的面積、天安門廣場的面積還能用這種方法嗎?”同學們領悟到這種方法太麻煩,不實際。“那么,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求圖形的面積呢?到底怎么求它的面積呢?”疑問萌發了學生求知的欲望,同學們躍躍欲試,開始了新知識的探求。問題的引入一定要注意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年齡實際和認知實際出發,所提問題要有梯度、有層次,問題有思考的價值并能激發學生思考的欲望。既不可膚淺到學生不需要思考就能隨口可答的程度,也不可深奧到學生思索了許久都答不上來而導致“冷場”或老師自問自答的程度。同時,將提問放在一定的情景之中,如講完故事,廣告、詩歌、音樂、繪畫作品展示之后馬上提問,效果最好。
五、結束語
總之,數學課堂的有效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課堂之初就以最佳的學習狀態進入課堂。它對教學的效果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一方面能引起學生聽課的注意,安定學生的情緒;另一方面能激發興趣,引發學習動機;再一方面還能起著承前啟后,建立知識聯系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葉惠娟.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策略芻議[J].新課程(中),2018(03):104.
[2]楊麗言.小學數學新課導入策略探析[J].新課程導學,2016(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