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宇欣
摘? 要:自閉癥兒童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言語語言溝通障礙,因此語言習得自然是自閉癥兒童研究中最令人振奮同時又最有挑戰性的課題。雖然喬姆斯基生成語言學理論是針對正常兒童而言,但其仍然有很強的解釋力。喬姆斯基反對將自閉癥兒童作為異于常人的“他者”排除,認為其有和正常兒童一樣的人性。對處于語言發展重要時期的早期自閉癥兒童,尋找適應他們需要的早期語言干預措施,是一項緊迫的重要研究任務。
關鍵詞:自閉癥兒童;喬姆斯基;普遍語法;語言障礙
自閉癥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語語言溝通障礙。第一,在未學會說話之前,自閉癥兒童少點指行為,而用拉別人的手代替自己手的方式來表達需求。若拉人的行為都沒有,會出現哭鬧、發脾氣等問題行為來表達需求。第二,自閉癥兒童在語言理解上,多以字面意思理解句子,語義語法掌握水平低,對長句加工較為困難,對特殊句子(比喻、雙關、諺語等)無法理解。第三,語言表達上會出現問題。語音層面上出現語調單調平坦,重音位置錯誤,斷句位置混亂,音調及語義相互沖突等現象,并難以通過非言語行為(面部表情、動作姿勢)揣測說話人在具體情境中的意圖。仿說性語言是自閉癥兒童特殊的溝通方式,具有下命令、引起注意、做確認、拒絕他人、維持互動等功能。第四,只有少數自閉癥兒童能發展流暢、自發地立即會話,大部分孩子開啟話題困難、主題內容局限、缺乏同理心。
喬姆斯基將語言視為人性的核心,是將“人和其他動物區別分開來的最基本的能力”。語言是創造的,語法是生成的。普遍語法實質上是一種大腦具有的與語言知識相關的特定狀態,一種使人類個體足以能學會任何一種人類語言的物理機制及相應的心理機制。也就是說,人不論種族、民族、性別、膚色,不論他們將來掌握何種語言,他們出生時的普遍語法是一樣的。普遍語法是生成個別語法的基礎,只有當普遍語法轉變為個別語法,個人才會講具體的語言。換言之,普遍語法必須在具體語言材料或語言環境的刺激下才能轉變為個別語法,這樣個人才能講具體的語言,一個人能否講一種或幾種語言就要看他是否受過一種或幾種具體語言材料的刺激。語言能力與人體其他生理結構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成熟,并且有一定的成熟期。因此,普遍語法是人類掌握語言的決定因素,語言材料或后天的語言環境只起觸發作用。
喬姆斯基上述理論是針對正常兒童的語言習得,特殊兒童語言發展問題沒有系統研究。但在喬姆斯基本著作中,對于先后天遭受嚴重語言損傷群的語言使用問題進行過一些思考。雖然包括自閉癥兒童在內的有語言障礙的人群,無法像正常人一樣使用語言,但是他們與動物之間存在本質差別。普遍主義者相信“每個人擁有天賦的思想和天賦的結構,有協調自己生活的潛力,因而有能力過上正直的、有創造力的生活”。人即便因語言模塊遭受損傷不會說話,與動物還是有著本質的不同,那么自閉癥兒童不能當作“他者”排除在外。因此,在自閉癥兒童問題上,喬姆斯基反對將他們作為異于常人的“他者”排除,認為他們有著和正常兒童一樣的人性,我們應保障自閉癥兒童應有的生存發展權利。從目前的研究發現看,自閉癥兒童的言語溝通問題主要在于其社會交往及語用能力,因此從社會而非生物的角度看待他們,對其進行有效語言干預及教育培訓,是當前療育的一個重要方向。
近年來,兒童語言發展研究是心理語言學中最重要的研究領域之一。而自閉癥兒童作為兒童中的特殊群體,其語言障礙問題是自閉癥兒童發展和教育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國際范圍內自閉癥兒童語言研究已獲得了許多成果。但在自閉癥兒童的語言發展上,仍然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對處于語言發展重要時期的早期自閉癥兒童,尋找他們需要的早期語言干預措施,是一項緊迫的重要研究任務。
參考文獻
[1]Chomsky,N,“Minimal computation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language”,Chinese Semiotic Studies,vol,2016,12(1):12-24.
[2][荷]方斯·厄爾德斯.諾阿姆·喬姆斯基和米歇爾·福柯:范式的沖突(載方斯·厄爾德斯編.喬姆斯基、福柯論辯錄.)[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2:1-7.